第273章 新年好
回到山溝去種田 by 二子從周
2019-1-17 21:30
奶奶盛來壹碗清水,拿兩個指頭對著水畫圈,嘀嘀咕咕地念了幾句,將水端給芋頭說道:“來,娃兒,喝兩口試試!”
芋頭將碗接過來,試著喝了兩小口,又摸了摸脖子:“噢上帝!真的好了!”
白嬸滿眼小星星:“Jungle妳奶奶還會魔法?!”
粽粑捶胸頓足:“Oh!糟了沒有拍下來!”
奶奶將碗放回去,說道:“沒事了沒事了,就是壹個鄰居,家裏新修了房子,回來找不到自己家了,我們回去接著吃。”
這話說得輕描淡寫,就跟真是平常日裏鄰居家裏的來串門問路壹樣。
幾人出得廚房來,大伯回上席去坐了,還在取笑:“這個老唐,山豬兒吃不來細糠!少平把房子壹修,楞是嚇得不敢進新屋了!”
黑白棕見大家都在當笑話講當笑話聽,真跟看待壹件小事情壹般,都是不明覺厲,剛剛那可是靈異事件好不好!
李君閣領著三位回到桌前,給三人壹人盛了壹碗雞湯壓壓驚,說道:“沒事兒,雖然說子不語亂力怪神,不過這事情真就是個普通不過的事情。那些老人過世前都是愛護我們的長輩,現在不還是愛護我們的長輩嘛?來了也真沒啥好怕的!主要是沒見過妳們這樣的面孔,把他給嚇著了,現在說清楚了就沒事了。”
黑白棕三人欲哭無淚,還有沒有講道理的地方了!長成這樣又不是我們的錯!還我們把他嚇著了!老子們都快嚇得尿褲子了好不好!
經過這個小插曲,大家繼續笑逐顏開地喝酒吃菜,可不管李君閣跟阿音再怎麽熱情勸吃勸喝,黑白棕三人打死都不再碰那盆香噴噴的豆瓣魚了。
吃過飯,撤掉桌席,拖來四個火盆,大家壹起看著遠處的田坎,烤火聊天。
這個其實也是除夕夜的老習俗,俗稱“守田坎”,傳說說三十天守了田坎,來年田坎不會被洪水沖倒,預示會有個好收成。
不過自從有了春晚,這個習俗基本廢了。
今年不同,老伯回來不容易,大家於是又把老習俗撿了回來。
坐在壹起話題就多了,從國家的變化,夾川的變化,村子的變化,談到各家的變化,老伯都笑瞇瞇的聽得津津有味。
娃子們又被Alice和Shirly帶跑了,壹起跑的還有粽粑跟芋頭,他們也沒有放過擦炮和摔炮,跟著娃子們沿著水溝壹路放,嘻嘻哈哈的又跳又鬧。
李君閣壹家可沒時間參與,他們要忙著貼春聯,貼門神。
夾川貼春聯的時間,必須是在吃過年飯以後,沒吃年飯之前是不能貼春聯的。
因此吃過飯,老爸將門神跟春聯拿出來,讓李君閣貼上。
普通百姓家,無非就是喜歡祈福求財保平安,因此紅色春聯的內容也就圍繞這樣的主題來寫。
今年的對聯內容很簡單:“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人間福滿門”。
門神壹邊是尉遲敬德,壹邊是秦叔寶。
其實大多數城裏人不知道,春聯的顏色壹般有三種,分別是紅色、黃色、藍色或綠色。不同的顏色有不同的講究。
農村的講究是,家中親人去世後的當年,也就是第壹年,貼黃色對聯,第二年貼藍色或綠色對聯,第三年才重新開始貼紅色對聯。
前兩年的內容,壹般也就是慎終追遠、思親感懷的,比如“慈恩永憶親難舍,佳節重來笑未開”之類。
懂本地壹方習俗的人就能從黃色、綠色的春聯知道最近兩年該戶人家有親人去世。
正月裏有時會有耍龍燈舞獅打連槍唱金錢板的來表演,看見堂屋大門貼有黃色、藍色對聯時,就知道該戶人家還在守孝之中,拒絕壹切娛樂,不會登門去要紅包討打發錢。
如果臘月正月裏家裏有新人結婚辦喜事,就需要貼婚聯。這時婚聯也當春聯使用,在堂屋大門上貼壹年,沾壹年喜慶,內容又是壹變,要換成“佳節紅蓮開並蒂,新春彩鳳樂雙飛”之類。
幹完這些,全家人也加入聊天行列,直到十點過,大家才起身將娃子們叫了回來,準備各自回家。
幾個小的還鬧,不想分開,往年大家都是壹起玩到半夜,直接睡二皮叔家裏的。
然後媽媽們就出來教育,今年是阿音阿姨在二皮叔家過的第壹年,誰都不準鬧,最多明天早點過來給祖祖拜年。
等到大家都走了,壹家人又開始打掃房間,大家要趕在年前把廚房竈臺和遍房遍屋大敞壩打掃幹凈,因為正月初壹忌諱掃地,初壹早上掃地,壹年虱子多。
廚房收拾幹凈後,老爸把燒袱紙的潑水飯拿去扣在路邊;老媽跟奶奶把家裏的刀全部撿好藏起來。
初壹早上不動刀,確保壹年四季平平安安,無意外無刀槍血光之災。
李君閣把家裏的黃南瓜搬到屋外去,黃南瓜就是老南瓜,“老南”,“老難”,農村習俗,老南瓜留在家裏過年,第二年要死老輩人,所以要全部請出去。
把這些做完後,奶奶開始給竈神爺上香點燭燒錢紙,老爸開始把家裏的水缸灌滿水。
以前是去水井裏挑水,現在已經是自來水了,不過習俗還是壹樣,總之得把水缸裝滿。
風水講的“山管人丁水管財”,把水缸灌滿,寓意來年財運滾滾,四季發財。
然後大家開始輪換著洗澡,把汙穢洗掉,壹身洗幹凈,迎接新年的到來。
李君閣壹邊幹活,壹邊給黑白棕講解,倒也把三人聽得津津有味。
待到大家輪流洗完澡出來,就該準備接年了。
除夕夜十二點就是子時之際,就是正月初壹的開始。人們在這個時候開始便陸續的燃放鞭炮,迎接新年的到來,俗稱“接年”。
李君閣跟老爸開始布置鞭炮,都是壹萬響,壹邊壹掛。
布置完畢,得,只有半個小時看春晚了。
待到電視裏開始倒數,李君閣跟老爸出屋來各站壹邊,準備點炮。
等到電視裏主持人“新年好”三個字壹起出口,鞭炮“劈劈啪啪”炸響起來。
滿村子都是鞭炮聲,火光,煙霧,空氣裏彌漫開硝煙的味道。
今年大家收入不錯,好些人家還買了大禮花,妳家放完我家放,漫天都是煙花炸開的絢麗焰火。
黑白棕擡著頭張大嘴巴,看得差點連拍攝都忘記了。
李君閣跟阿音開始逐個給奶奶,老爸,老媽問候新年好,阿音還掏出三個紅包,裏邊是李君閣塞進去的壹千兩百塊新票子,表示“月月紅”,笑嘻嘻地遞給三位長輩。
工作了就不能再要紅包了,必須反過來孝敬才行。
奶奶老爸老媽準備休息了,阿音跟李君閣送黑白棕去農家樂。
來到農家樂門口,李君閣囑咐三人明天壹早過來,跟他們壹起“搶元寶”。
離開久長居,兩人手牽手沿著村路往回走,李君閣對阿音說道:“阿音,新年好。”
阿音淺淺地笑著,手指捏了捏李君閣的手指:“嗯,二皮,妳也新年好。”
村子裏今夜的鞭炮是不會消停了,不時就會隱隱約約地傳來壹陣“劈劈啪啪”聲。
這是睡不著的年輕人們還在玩鬧。
阿音對李君閣說道:“二皮,明天妳還穿大布衣裳嗎?”
李君閣笑道:“不,明天穿妳上次給我買的那套。哎喲忘了給妳準備新衣服了!”
阿音笑道:“我自己準備好了,也給妳新準備了壹套,妳呀,在這上面真不講究。”
李君閣笑道:“阿音妳真是太好了!有妳這樣的媳婦真省心!來,到我背上來!”
阿音笑道:“幹嘛?!”
李君閣蹲在阿音身前,笑道:“我背妳啊!妳給我們李家溝做牛做馬了半年,還不興我給妳做牛做馬壹會兒啊?快上來!”
阿音說道:“哎呀妳別鬧了!”
李君閣堅持:“沒鬧,快上來!”
阿音笑道:“那妳不準使壞!”
李君閣翻著白眼:“我在妳心目中就這形象?”
阿音笑道:“不是在我心裏,是妳在網友們心裏都是這形象!”
李君閣笑道:“對自家媳婦我可不那樣,上不上來?上不上來?”
說完就撅著屁股往後退,拿手往後撈阿音的腿。
阿音咯咯嬌笑:“別鬧,好好我上來!”
說完趴到了李君閣的背上,將臉貼在李君閣的耳朵旁邊。
李君閣哈哈大笑,撈起阿音的雙腿站起身來飛奔:“媳婦,我們回家嘍!”
阿音“啊”地壹聲驚叫,然後又笑得重新趴回了李君閣背上……
壹夜無話,第二天壹早,李君閣睜眼醒來,就聽見外邊奶奶已經在忙活了。
出門跟奶奶道了壹聲新年好,然後開始洗漱。
正月初壹忌諱多,除了不能掃地,還不能屋外倒水,因為水即是財,往外倒水就是往外倒財。
因此,初壹早上的洗臉水、刷牙水、洗碗水、洗腳水,甚至洗衣服水等,都要用大桶或水盆裝起來,等到初二再倒掉。
等他弄完,壹家人都起來了,阿音不但給自己和李君閣準備了壹套新衣服,連老爸老媽跟奶奶的都準備好了,樂得三個長輩都找不著北了,直誇阿音想得周到。
李君閣跟阿音是牛仔褲短羽絨服,奶奶是長羽絨外套,老媽是壹件水紅色的夾襖,老爸是壹件短呢子大衣。
老爸伸著袖子讓老媽看:“呵呵媳婦,妳看阿音給我買這身,把我整得跟鄉裏的幹部壹樣了。”
老媽翻著白眼:“鄉裏的幹部都沒妳氣派好了吧?!趕緊去撿柴,我們抓緊時間包元寶,待會還有仨外國友人要來呢!”
這個風俗外邊幾乎沒有,撿柴就是“撿財”,還不能去自家後山,壹般就是男主人去路邊拾撿壹些無主柴火回來,表示將外財往家裏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