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守夜
回到山溝去種田 by 二子從周
2019-1-17 21:29
壹邊領著兩人往山邊走,李君閣壹邊跟兩人介紹山裏守夜的基本常識,比如衣服要長袖,褲腿要紮緊之類。
“誌秋啊,剛剛我們為啥要搶著值第壹天,那是因為我們今晚要做好窩棚,火塘之類的東西,如果我不搶著來,那獵戶叔就得來,這多不合適。”
然後又道:“正好妳也可以體驗體驗。”
吳誌秋興奮得很,說道:“君閣哥,到時候妳盡管使喚我就是了。”
穿過壹大片還未收割的玉米地到了山邊,選了壹處較平的小坡,李君閣說道:“就這裏吧,我們先搭棚子,天黑前得把架子弄出來。妳們先去那邊地裏拖些砍倒的玉米稭稈過來。”
將銃裝上火藥鉛子背在身後,李君閣鉆進林子裏,不壹會就拖了幾根木頭出來,吳誌秋跟李二毛也已經拖了不少稭稈堆到坡地上。
李君閣將木頭架出兩個人字型,用藤子綁牢,然後將兩個人字型木架豎起來,在頂端架上壹根木頭做橫梁。壹個棚架子就固定出來了。
又鉆進壹片竹林砍了不少竹竿出來,將竿子綁在兩個人字架的腿間,跟橫梁平行,壹邊綁了四根竹竿。
然後拿起壹根玉米稭稈,將底部的壹處葉子摘掉,只留下葉子桿,再將稭稈倒過來,葉子桿那個部位就成了壹個天然的鉤子,通過這個鉤子將稭稈掛在竹竿上,說道:“來,像我這樣將稭稈掛上去,先掛底層的竹竿,掛滿後再掛上面的,每層都要掛滿。”
三人開始動手,不壹會,壹個玉米稭稈窩棚就做好了。
吳誌秋覺得很新鮮,在窩棚裏鉆進鉆出了兩趟,說道:“這東西真好玩,能防雨不?”
李君閣笑道:“雨太大了可不行,得在上面搭塑料布,不過現在我們也不用那麽麻煩。明天再拖壹張涼板來鋪裏頭,就可以睡人了,今晚我們就先將就壹下吧。”
涼板就是鄉裏人家常用的竹床,夏天睡上去涼快。
李君閣抓了幾塊大石頭堆了壹個火塘,在中間用枯草細枝升起了壹堆火。
這時天色開始暗了,天邊變成了淡紫色。
李君閣又去山邊的小溪裏舀了半鍋水,放火上燒了起來。
想了想,有去林子邊上帶了些野草回來。
吳誌秋很感興趣的瞧著,說道:“君閣,這是野菜嗎?妳要做野菜湯?”
李君閣壹腦門黑線,這家夥看來也是個吃貨,可是誰會守著壹片玉米地去找野菜?直接吃玉米不好嗎?
但是還是耐心解釋道:“不是,妳看這草,這個帶紫花的叫四棱蒿子,又叫假萸香,看著是不是跟萸香菜差不多?這東西有個學名叫荊芥。”
“再看這個,葉子桿子上有些小絨毛,這是艾蒿,妳應該比較熟悉吧?”
吳誌秋腦子也快,說道:“我知道了,妳這是要拿來熏蚊子。”
李君閣笑道:“是啦,山裏花腳蚊子厲害,沒這個頂不住。”
從火堆裏扒拉出壹些燒著木炭,將艾草和荊芥丟上去,很快就冒起了壹股氣味濃烈的煙霧。
三人坐在火塘邊看星星,瞎聊天。
水開了,李二毛對李君閣說道:“二皮,我去掰幾個玉米唄,空著嘴巴扯龍門陣沒意思。”
李君閣笑道:“那行,妳去吧。”
李二毛跑到坡下的地裏,掰了十幾個玉米棒子回來。
李君閣將幾個玉米棒子剝出來丟進鍋裏,剩下的塞進火塘下面的草灰裏面。
然後站起來說道:“走,我們去搞點葷的。”
壹人打著壹根手電走到溪邊,沿著小溪往上走,走到壹小片濕地旁邊。
看到幾株管狀的小草,李君閣將它們拔了起來,每株小草底下帶著壹個白色的莖頭,下面是壹叢須根。
李君閣對吳誌秋道:“這是野蔥,有了它待會弄出來的東西味道更好。”
濕地裏蛙聲壹片,李君閣循著蛙聲慢慢搜尋。
突然,李君閣的手電停住了,地上的光斑中間蹲著壹只青蛙。
李二毛輕輕走上去,伸手壹按,輕松就把青蛙抓住了。
李君閣對吳誌秋說道:“秋娃妳看,晚上抓青蛙最方便,只要用手電照著,它都不帶動的。”
兩人漸漸熟悉,稱呼上也就開始隨便起來。
吳誌秋高興極了,說道:“下壹個我來,下壹個我來。”
濕地上青蛙很多,不壹會,三人逮了十多只。
李君閣摸出獵刀,就著溪水將野蔥和青蛙剝洗幹凈,又在溪邊撿了壹塊小石板,用茅草刷洗幹凈後,壹起帶回了火塘邊。
將鍋子端下來,裏面的玉米已經煮熟了。
又把灰坑裏的玉米也扒拉了出來,放在火塘石頭外圍保溫。
李二毛找了兩根竹管,撈出兩個玉米從底部插進去,遞了壹個給吳誌秋。
李君閣拿出那筒酒來,對兩人說道:“這是藥師叔配的,除濕祛風的,妳們都喝點。”
兩人壹邊啃著玉米,壹邊喝酒,然後看李君閣整治青蛙。
李君閣將石板放在火塘上燒著,然後將野蔥盤成餅狀按在石板上面,不壹會野蔥就軟了,乖乖的躺在石板上。
削了幾根竹簽子將青蛙穿了起來,然後抹上點豬油,擱野蔥上面燙著。
野蔥跟青蛙的香味很快就傳了出來。
李君閣也剝了個燒玉米啃著,壹邊將青蛙來回翻面。
不壹會青蛙烤好了,李君閣往上面灑上壹點毛毛鹽,遞給兩人道:“來,開吃。”
吳誌秋早就等得不耐了,好在有煮玉米打著底,倒也不覺得難受,壹口撕下壹條蛙腿嚼著,壹邊呼燙,壹邊連喊好吃。
李二毛慢條斯理的啃著蛙腿,搖頭晃腦的道:“這石板田雞的滋味,真是死魚的尾巴——不擺了。”
李君閣對吳誌秋笑道:“這就是打個牙祭,等改天給妳弄點河鮮野味山蘑菇啥的,讓妳好好過過癮。今天中午才在篾匠叔家裏弄了竹鼠跟鯰魚,那才叫爽。”
吳誌秋道:“妳們這裏竹鼠多嗎?”
李君閣說道:“那可多,都快成災了,昨天下了十個套子,居然套著四個,篾匠叔後山上凈是洞。”
吳誌秋說道:“這玩意兒可以養啊,縣裏有養竹鼠的資料,妳要是感興趣的話我可以給妳帶壹份。”
“不過這東西得找好銷路,不能盲目上馬,現在好多拍腦袋工程,把農民坑得不輕。辛辛苦苦種壹年下來爛地裏的事情可真不少見。”
李君閣拍了拍吳誌秋道:“就憑妳這句話,那就是可交之人。心裏想的不是成績,而是鄉親們能拿到的實在好處。我堂哥在縣裏開著飯店呢,到時候我去問問,如果可行的話就先養著玩玩唄。”
吳誌秋說道:“那行,那我改天給妳把資料帶來。”
李君閣給三人削了幾個竹筒,用來舀鍋裏的玉米水喝。
煮玉米水清甜可口,當飲料喝都不差。
月亮升起來了,四周蟲鳴唧唧。
幾人又聊了壹會,李君閣拉了壹些玉米稭稈鋪到窩棚裏面,對吳誌秋和李二毛說道:“夜深了,要不妳們先去睡?下半夜二毛妳再起來換我。”
李二毛打個呵欠,鉆進窩棚去困覺,吳誌秋卻覺得很新奇,幹脆跟李君閣壹起守在火塘邊上。
入夜的大山看似寂靜,其實仔細聽,會發現很多聲響。
遠處甚至有野物發出的“呦呦”的聲音。
吳誌秋問道:“二皮,這是啥聲音啊?”
李君閣說道:“太遠了,聽不真切,這山裏東西可不少,聽著像紅毛狗兒。”
吳誌秋問道:“紅毛狗是啥?是狐貍嗎?”
李君閣道:“不是,是豺。”
吳誌秋道:“哎喲,那玩意兒兇不?”
李君閣砸砸嘴說道:“大家都說狼很兇,其實豺才是最兇猛的犬科動物。”
吳誌秋道:“那妳給我講講唄。”
李君閣說道:“這玩意兒吧,外形與狼、狗等相近,但比狼小壹些,腦袋比較寬,嘴巴比較短,所以從側面看,臉是鼓的,這是豺跟狗和狼的區別。身上是紅棕色的,拖著壹個狐貍尾巴。樣子其實挺好看的。”
“但是它生性兇猛,膽大,遇到的對手不管大小都毫不畏懼。嗅覺好,耐力好,跑得又快,壹般都是群體出動,這些特點像犬科。”
“但是它又身型靈活,彈跳極佳,這些特點又像貓科,可以說集中了貓科犬科的優點於壹身,壹般的獵物還真躲不過。”
“還有就是這些家夥非常猥瑣,爪子上長有倒鉤,壹般攻擊的重點不是眼睛就是菊花。”
“壹旦發現獵物,其中壹頭豺狗就會連嚇帶哄盡量拖住,不讓獵物跑掉,而其它的豺狗就從兩側快速包抄,堵住逃路。這時候,獵物進退兩難,靠近其尾部的豺狗就會乘機跳上獵物的背部,然後用利爪掏出獵物的腸子,當獵物負痛亡命狂奔時,被掏出來的腸子會夾掛在樹枝上,肚空血盡而死。”
吳誌秋聽得菊花壹緊,說道:“這特麽也太猥瑣了。”
李君閣往火塘裏頭加了些木頭,聲音越來越低,繼續說道:“知道豺怎麽對付黃牛的嗎?先是壹只豺狗跑到黃牛的面前戲耍,吸引黃牛的註意,這時候另壹只豺狗就會悄悄跑到後邊,用前爪輕輕的撓牛屁股。撓啊……撓啊……這時牛覺得癢,就會甩起尾巴……”
眼看聲音都低得快聽不見了,吳誌秋聽得入神,不自覺的把頭逐漸湊了過去。
突然,李君閣用手在吳誌秋眼前壹抓,大聲喊道:“嗷的壹下!對準菊花就是壹口!”
“哎呀媽也!”吳誌秋嚇得壹個倒仰往後摔了出去,手裏的玉米飛出老遠消失在黑暗當中。氣得爬起來大罵道:“屎都給老子嚇出來了!這下知道為啥大家總喊妳‘皮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