誌怪書

金色茉莉花

網遊小說

青石板路,斑駁墻角,壹條潺潺溪流,溪邊連綿的粉墻黛瓦。跨溪壹座舊石拱橋,橋上壹座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34章 拜師大典(求月票)

誌怪書 by 金色茉莉花

2025-2-13 18:45

  搬山殿內,壹通看似繁復、其實也沒多少事情的拜師大典已經到了尾聲。
  觀中祖師便叫搬山道人。
  林覺與少女跪在祖師神像前的蒲團上,面色莊重。
  壹只彩貍懶洋洋的趴在祖師的腳邊,壹邊好奇的盯著他們的行為,壹邊又覺得無聊,已開始打呵欠了。
  雲鶴道人便站在最前方。
  “從今日起,妳們便是我浮丘觀第十二代傳人。雖說貧道更先遇到清瑤,卻是從此時此刻才拜師,要說起與貧道的緣分,還是林覺在前,因此妳們二人便按年紀大小來排位,林覺是師兄,清瑤是師妹。”
  “弟子知曉。”
  林覺很是平靜的說道。
  “弟子知曉。”
  身後的少女跟著他學。
  兩旁還坐著七個道人。
  這七人乍壹看還比較正常,可左邊第壹位中年道人,也就是大師兄,許是剛出去挖了土回來,滿腳的泥,還有壹人昏昏欲睡,壹人滿身酒氣,壹人歪著腦袋玩著旁邊壹只橘貓的尾巴,看神情竟似比那神臺上的貓兒還要無聊些。
  唯有雲鶴道人神情最為鄭重。
  “我觀修陰陽靈法,走陰陽大道,除此之外,當年祖師在我觀中留下七樣法術,分別是煉丹、豆兵、聚獸調禽、醫術、扶乩、戲術與齏石。
  “後來隨著我觀傳人行走天下,與人結交,觀中所有的法術已經遠不止這七樣了,不過仍然延續傳統,以這七樣為主。
  “因此我觀歷代以來,每代大多都只收八個弟子,除第壹位將來要繼承浮丘觀、需學滿七樣以外,其他七位弟子都主修也必修其中壹樣。
  “這次是意外,貧道下山本是打算再收最後壹位弟子的,沒想到卻遇到了妳們兩個。”
  老道人將目光掃向他們:
  “雖然破例,不過祖師留下的傳統還是要遵守的。正好貧道年事已高,身體越來越差了,同時教導兩個難免有些操心不過來,妳們兩個中便選出壹個來繼承這最後壹樣齏石之法,由我親自教導,另外壹個,要學什麽都可以,既可以去找幾位師兄,也可以來找我,也可以跟我學齏石。
  “可有誰自願的?”
  老道人說著問向他們。
  拜師大典到了現在,終於有了壹件由他們做決定的事情。
  任誰都知道,由師父親自教導肯定是更好的事情,因而這個自願自然不是自願跟他學習,而是自願把機會讓出去。
  那名少女沈默的低著頭。
  只是林覺卻覺得,她的眼光在悄悄看自己。
  “……”
  林覺不由覺得好笑。
  難怪這小姑娘壹路以來表現得那麽勤奮和不弱於人,什麽苦活累活都要和他搶著做,她比林覺先遇到師父幾天,多半是早已知道或猜到這些,也可能從那時起就有了與自己這個“師兄”爭壹爭表現的心思。
  倒也是人之常情了。
  說不定在她看來,自己之所以在路上撿柴生火、打水問路,也存的和她差不多的心思。
  後來竟是和自己比起來了。
  再想到路上她常常打量自己,在自己爬山不停的時候也咬牙跟著自己,在自己挪開路上被夏季雨水沖下來的大石頭時,她壹邊覺得震驚,壹邊又咬著牙使出吃奶的力氣、也去把另壹塊石頭挪開,常常累得不輕,林覺忽然覺得有些好笑。
  真是個聰明的小姑娘。
  可他怎麽會和她搶呢?
  “師父,師妹年幼壹些,便將這門齏石與師父親自教導的機會讓給師妹吧。”
  “妳決定了?”
  前方傳來雲鶴道人的聲音。
  “想好了。”
  林覺不由往旁邊看。
  正巧迎上了小姑娘驚訝的眼神。
  似乎十分的不敢置信。
  林覺見了卻不禁想——
  這小姑娘這會兒又在想什麽呢?不會覺得自己是在以退為進吧?或者在納悶既然如此那壹路上自己和她那樣比拼是為了什麽?
  “好!這才是我浮丘觀的風格!”雲鶴道人說道,“既然如此,妳便從這七樣法術中任意再挑壹樣,或者別的也行,只是七樣中必學壹樣,選了哪樣便找哪位師兄吧,若有不解的盡管來問為師。不過話說回來,為師雖然年長,修行多幾年,可是學得頗為雜亂,真說哪壹門上的造詣,也未必比妳幾位師兄強上多少。”
  “弟子知道了。”
  “好小子。”壹位師兄也說,正是帶著酒氣好似宿醉未醒的那位,“我的豆兵可撒豆成兵,妳若想學這個,明天下午就可以來找我。若是想要喝酒也可以來找我。早上別來,早上我還沒有睡醒。”
  “想學煉丹可來找我。”
  幾位師兄似乎都挺熱情,紛紛開口。
  “多謝眾位師兄。”
  林覺誠心誠意的道了謝。
  “按照規矩傳統,入了道教,該取壹個道名。通常若是二字的,便在中間加壹字,若是三字的,便在中間改壹字。我們是靈法派,在符箓派和丹鼎派看來更像是野派,規矩沒有那麽嚴,卻也取壹個。”
  老道人繼續說道,順便手壹揮將爬上搬山祖師神像的彩貍貓打下去:
  “今年輪到壹個方字。
  “伱叫林覺,道名便叫林方覺。
  “清瑤道名便叫柳方瑤。
  “記住就是,平常沒有人叫,我們也不寫青詞綠章,用不上。
  “至於道號,是妳們自己取的,等以後年紀大些了,修行有成了,自己做過的事、自己的心和成就都看得清楚了,再根據這些來取吧。”
  老道人擺了擺手。
  “拜師這麽就算完了,兩間房舍,妳們壹人去選壹間吧。道袍過些天再去山下請裁縫做。每天有兩頓飯,壹早壹晚,聽鐘聲就是了。此外每天早晨天亮之前要到搬山殿做早課,誦經,如果有別的事或者要學什麽法、傳什麽道,我會來叫妳們,別的妳們大師兄會交代妳們。”
  “知道了。”
  “知道了!”
  那少女依然學著林覺,不過在態度上比林覺更好壹些。
  老道壹個轉身,便往裏走了。
  幾個師兄則是沒有散去,而是起身圍著他們,看稀奇壹樣的看兩位師弟師妹。
  “妳們還記得我的名字嗎?”
  “妳們多大了?”
  “妳們怎麽被師父遇到並收徒的?”
  “別吵了別吵了,別嚇到師弟師妹。”大師兄陸吾神情溫和,對著他們說道,“別理他們,先跟我來,選妳們的房舍吧。”
  浮丘觀的袇房比客堂多,都在道觀的兩旁,此時眾位師兄打掃出了兩間:
  壹間是正經的袇房,因為按照老道所說,浮丘觀傳統向來如此,每壹代壹個師父和八個徒弟,袇房的數量該是固定的。這間房明顯精致壹些,裏頭除了床鋪以外還有衣櫃、書架、桌案與椅子,有掛衣服的鉤子,居住起來應當會很舒服。
  另壹間則像是客堂改的,只有壹張床鋪與壹張看起來是臨時放進去的八仙桌。
  “妳們自己選吧。”
  大師兄將選擇權交給了他們。
  可這又有什麽好選的?
  小師妹望向林覺,眼睛睜大,張了張嘴,剛想開口說將更好的壹間房讓給這位師兄,林覺便已背著書笈走進了第二間房。
  “好吧,妳住這間。不過也不用急,要什麽器具就叫妳的六師兄,他給妳現做,說不定還比我們房間裏的要好些呢。”大師兄開口說道,“也不要害怕麻煩到他,他最喜榫卯木匠壹道,以此為樂。”
  “找我就是了。”
  壹位看著二十多歲的道人說道。
  “多謝。”
  此前拜師之前,老道說過他們每位師兄的名字。
  六師兄好像叫黃時雨,主學扶乩。
  二師兄叫燕玄乙,看著性格比較安靜,主學煉丹;三師兄叫李妙臨,壹身酒氣,主學豆兵;四師兄叫胡孟津,主學的是聚獸調禽之法,據說今天那頭躺在道觀中睡大覺的雲豹就是他的好友;
  五師兄荊杞,學的是醫術,不知和山下尋常大夫的醫術有什麽區別;七師兄叫樂遊,主學戲術;
  “都是師兄弟,何必客氣。”
  大師兄又給他們說了壹些觀中的註意事項、靈法派的事情,說了哪裏是飯堂哪裏是竈屋,出去遇見香客和別的道人如何稱呼、如何行禮,還有他們每天都要做些什麽事情,沒講多少,但都比較詳細。
  其他師兄也沒走,都在旁邊看著他們,看起來道觀的氛圍倒是並不冷漠。
  林覺心裏從容安定,自然全都記下。
  小姑娘則如同其他在這個年紀來到壹個陌生地方的人壹樣,心中不安定,緊張忐忑,自然說什麽也記不住,只假裝也記住了。
  “妳們先休息吧。”
  “記得晚上敲鐘就是吃飯。”
  眾多師兄這才紛紛散去。
  林覺與小師妹對視壹眼,微微壹笑,這才走回房間中。
  將書笈往墻腳壹放,環看壹眼房間,取出幾本書包括古書放在枕頭下,又將柴刀哨棍放在墻腳,衣裳也拿出來,叠好放在枕頭旁邊,還剩下的壹點幹糧則是放在八仙桌上,有了壹點雜物、壹點屬於自己的東西之後,再看這間簡陋的屋子,便也有些安心的感覺了。
  有什麽不能住的呢?
  這可比自己舒村的房間寬敞多了啊。
  林覺幹脆往床上壹躺。
  心中卻忍不住思索。
  聽來修道不是壹件簡單的事,在道觀中修道更有別的雜活要做,不過橫豎是比提心吊膽的獨自苦尋修行路、沒根沒憑的滿天下漂泊好得多了。
  只是按照自己那位新拜的師父所說,他的壽命沒有幾年了,而浮丘觀的傳統是,壹旦師父死後,別的徒弟就要下山去,不知有些什麽出路,反正只有大徒弟能留在山上繼承道觀,做觀主,隨後收自己的徒弟,傳承浮丘觀的術法。
  這麽壹算,自己也能在山上呆幾年。
  “既來之則安之。”
  林覺下定決心,爭取在這幾年之內,將浮丘觀的修行靈法和法術都學了。
  ()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