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萍蹤俠影錄 by 梁羽生
2018-5-27 06:02
第二十壹回 大力除兇將軍表心跡 赤誠為國俠士出邊關
忽聽得蹄聲得得,原來是兩騎瓦刺的巡查。張丹楓笑道:“就在這兩人身上,我保管叫大哥到得了北京。”那兩騎巡查見張丹楓與雲蕾都是瓦刺軍官的服飾,卻伴著壹個漢人軍官,不覺大奇,急忙上前查問,張丹楓與雲蕾倏地抽出寶劍,出手如電,壹下子就將那兩人的兵器打飛,把寶劍架在他們頭上。張丹楓喝道:“妳要死還是要活?”那兩人道:“要活。”張丹楓道:“好,小兄弟,把這人拉開百步,問他今日口令!”雲蕾依言將那人拉出百步之遙,只聽得張丹楓高聲說道:“好現在開始問他們口令,若他們兩人所說不同,那就必是弄假,妳可以壹劍把他殺了!”張丹楓內功已有火候,中氣充沛,百步之遙,說話也可以清清楚楚地聽到,尋常之人,即大叫大嚷對方也未必聽得真切。
張風府大為佩服,心道:“張丹楓果然是心細如塵,若然不是分開來問,他們說了個假的口令,咱們也難以分辨。”張丹楓問了口令,再問雲蕾,雲蕾道:“他說今日的口令乃是嫦娥。”原來瓦刺軍中也知昨夜是漢人的中秋佳節,便即景取了“嫦娥”二字作今日的口令。張丹楓笑道:“對了,他們不敢弄假。”雲蕾將那人拉了回來,張丹楓剝下他們的外衣,將兩個瓦刺騎兵縛在壹棵樹上,說道:“委屈妳們壹下,等妳們的同伴來解救吧。”叫張風府也換上了瓦刺軍官的服飾,分乘了搶來的戰馬,疾馳而去。
張風府熟悉道路,專揀小路行走,避開瓦刺的大營,沿途雖遇見不少瓦刺的卡兵查問,壹說口令,果然通行無阻,日落之前,已到了北京效外。瓦刺先鋒已在北京效外擺下戰陣,兩軍對壘,中間是壹大片無人地帶。張風府等三人冒險沖過去,明兵紛紛放箭,三人壹面撥箭,壹面疾馳。在北京效外築壕禦敵的正是禦林軍的副統領楊威與車騎都尉樊俊,張風府未到陣前,已被認出,楊威立刻下令停止放箭,將三人迎入營內。
張丹楓席不暇暖,立即問道:“軍中士氣如何?”楊威低聲道:“聽得謠傳,說是皇上已在土木堡被俘,不敢欺瞞,軍心可是有點搖動。”張丹楓道:“皇上被俘之事不是謠傳,這是真的。妳快送我們入城,面見於大人。”樊俊問道:“我的哥哥呢?”他的哥哥乃是樊忠,張風府揮淚說道:“妳的哥哥已慷慨成仁了,望妳繼承他的遺誌,堅守京都。”將樊忠錘擊王振,死戰不屈等等壯烈的事跡說出,眾人都是大為感動。
楊威請他們三人換過服飾,立即送他們入城,城中居民三三五五群集街頭,探聽戰事的消息,人人都帶著悲憤的神色。張丹楓與雲蕾急忙趕到於謙的住所,其時已是三更,於謙家中還是***通明。
張丹楓叩門求見,不壹刻,大門打開,管家的道:“大人正在中堂,請妳們進去。”張丹楓步上石階,只見於謙孤身壹人在廳堂上來回踱步。張丹楓道:“於大人,我們回來了。”於道:“嗯,妳們回來了?”仍然在不停地踱步,雲蕾不覺大奇,心道:“於謙與張丹楓乃是忘年之交,待我們都是有如子侄,何以如今見了,卻冷淡如斯?”禁不住說道:“那張地圖我們已帶回來了,還有張大哥祖先的寶藏,隨後也就可以運來了。”於謙面上掠過壹絲喜色,但眉心的重結仍未解開說道:“是麽?只怕已經遲了。”仍然在來回踱步。張丹楓知他定是有極重大的事委決不下,示意雲蕾不必多言,縱目四顧,只見檐階下有壹大堆石灰,兩邊墻上,剝落之處甚多,灰水只掃了壹半。張丹楓心中嘆道:“若非眼見,誰敢相信於閣老如此清貧。屋宇破舊,只叫家人自己粉飾修補。”擡頭壹望,又見大堂之上,掛著壹張條幅,寫的是壹首七言詩,詩道:“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這首詩乃是詠石灰之詩,左下角有壹行小字,題的是:“瓦刺圍城之日,偶憶舊作,感而錄此,於謙自題。”
張丹楓心中壹動,大聲說道:“於大人,既然粉骨碎身全不怕,那又何必怕宵小的議論,史官的誣陷?”於謙瞿然壹驚雙目炯炯,仰視長空,忽而嘆道:“賢侄,只有妳壹人知道我的心意。只是茲事體大,粉骨碎身猶在其次,只恐我將來要蒙下不白之冤。”張丹楓道:“當今天子既已被俘,大人當為大明的江山著想,當機立斷,此其時矣。即算他日皇帝降罪,粉骨碎身,但大人已留清白拓人間,萬世千秋,永垂青史,又何足懼?”於謙眉心的重結壹下解開拍案說道:“賢侄說的是。我明日便立新君,盡殺逆黨,親自督戰九門!”
原來於謙已接到皇帝被俘的消息,心中也自料到瓦刺必然挾天子以為要挾,對付之策,只有另立皇帝,表示抗戰到底的決心。可是自己並非皇室中人,由自己出頭另立皇帝,這責任可是太過重大。敵黨的議論打擊,皇室裏面的蜚短流長等等,都在意料之中。而且他日被俘的皇帝,若然得釋放歸來,不肯諒解的話,那種遭受滅門之禍,也非意外。所以思量了壹日壹夜,仍是躊躇未決,直到張丹楓剖陳利害,慷慨進言之後,於謙才把壹切置之度外,以絕大的、超人的魄力,在歷史上寫下了輝煌的壹頁。
第二日於謙聚集了朝中正直的大臣,決定了對敵的方略,首先擁立了祈鎮的弟弟祈鈺做皇帝(即明代宗),遙尊祈鎮為“太上皇”。跟著下令盡殺王振的黨羽。
祈鈺即位,國號“景泰”,聽了於謙之計,壹日之間,把奸宦王振在京中的黨羽三百余人,盡數殺了,即下令叫於謙兼任兵部尚書,督戰九門,登時軍心振奮,民氣沸騰,就在北京展開了壹場壯烈的保衛都門之戰。
也先擒獲了明朝的皇帝祈鎮之後,本來以為北京可以唾手而得,中原可以傳檄而定,哪知於謙另立新君,召天下義師,興兵勤王,也先又驚又怒,立即揮兵圍攻北京。十月初九攻破紫荊關,十壹日先鋒到了北京的西直門外,祈鈺已想講和,於謙極力主戰,就在北京城中激戰五日五夜,瓦刺軍雖然攻破了彰儀門、德勝門,但守城的軍士,全軍死戰,北京的百余萬居民,不分男女老弱,也都登城協助作戰,弓箭不夠,居民就拆了自己的房屋,用磚石投擊敵人,五日五夜,殺聲震天,瓦刺軍雖然驃悍,也不覺膽寒。到了第六日,有幾路勤王義師,已兼程趕到,旌旗招展,在北京城頭,已可遙遙望見。張風府率領禦林軍沖殺出去,連斬敵營三員猛將,於謙壹聲號令,北京城內,軍民齊起,開門攻敵。也先恐怕再僵持下去,明朝的各路援軍盡至,那時勢將受內外夾攻,歸路也可能受明兵截斷,衡量全局,只好下令退軍,瓦刺在十月十壹攻入西直門,到十月十七退兵,傷亡了七八萬人,壹無所得。
十八日,北京城外已無敵蹤,通州、河南的幾路義軍陸續入城,這幾路義軍亦不過幾萬人,比起瓦刺的兵力,實是微不足道,想不到憑著北京軍民的士氣,挾著內外夾攻的威勢,竟把瓦刺大軍嚇走,真是人人高興,個個歡呼。於謙接待各路義師,發現其中壹路,竟是來自遙遠的江蘇,只有數百人。原來這路義師,便是雲重所率領的以淡臺莊主的莊丁為主,再在沿途招集義士所組成的義師。本來已聚集了壹千多從,經過激戰傷亡大半,連雲重在也戰陣之中失落,現在這路義師乃是由鐵臂金猿龍鎮方所率領。他們不負張丹楓的重托,果然把張士誠所遺下的寶藏,壹件不失,運到了北京。
於謙急忙將鐵臂金猿龍鎮方與三花劍玄靈子諸人請到住所與張丹楓、雲蕾相見,雲蕾聽得哥哥失落,大驚失色,急問情形。鐵臂金猿說道:“昨日激戰之中,雲狀元叫我們保護寶物沖開壹條血路,他自己殿後,為我們抵禦追兵,那位淡臺姑娘率領十余名家丁,也在左翼掩護。我們明知危險,但為了保護寶藏,也只得聽從他的主意。後來我們與雲狀元及淡臺姑娘都被瓦刺軍所截斷,雲狀元十分勇猛,眼看已殺開壹條血路,不料忽聽得壹聲弓響,淡臺姑娘中了壹箭,沖不出來,雲狀元回去救她,就這樣兩人都失落了!”
雲蕾聽了哥哥失落的經過,更是憂形於色。於謙道:“好在敵兵已退,我立刻下令派人到京郊各處打尋,總可尋著。”雲蕾聽了,稍稍寬心,但想到哥哥在千軍萬馬之中,而且要救護受了傷的淡臺鏡明,是否能夠脫險生還,還是疑問,但事已至此,亦只有指望於謙能把他找回來了。
雲重那日也確是驚險無比,淡臺鏡明中箭之後,雲重趕過去救,陷入重圍。雲重大施剛勇,右手斷門刀舞成壹道光圈,將淡臺鏡明也籠罩在刀光之內,左手運金剛掌的功夫,敵人近身就將他壹掌打死,激戰多時,連斃敵兵數十,可是敵人眾多殺之不盡,漸覺筋疲力倦。正在危急萬分之際,忽聽得敵人金鼓齊鳴,吹起沖鋒號角,圍攻自己的敵兵紛紛擁向前面。原來是城中殺出,也先調兵上去增援,對雲重的壓力便自己然減輕了。
雲重並不知道其中緣故,壹見有機可乘,立刻縱馬奔出,保護淡臺鏡明落荒而逃,半個時辰之後,已將戰場遠遠拋在後面。雲重松了口氣,忽見淡臺鏡明面色蒼白,雲重問道:“怎麽啦?”淡臺鏡明道:“沒什麽。”但已握不緊繩□,在馬背上嬌軀亂顫,搖搖欲墜。雲重微微壹笑,柔聲說道:“淡臺妹子,我以前受傷之時,多蒙妳的救護,妳曾教過我不要硬挺,妳可記得麽?”說完之後,在馬背上飛身壹跳,跳到淡臺鏡明的馬上,搶過繩□,扶緊淡臺鏡明,說道:“淡臺妹子,妳且歇歇,咱們找壹處人家,躲它幾天,待妳養好了傷,再想法入京。”淡臺鏡明對雲重殊無好感,但見他柔情似水,加意扶持心中也自感動。
戰場附近的村落,壹片碎瓦頹垣,不見人跡。雲重心中正在憂慮,忽見前面村邊,壹座倚山建築的屋宇,尚屬完整,喜道:“天無絕人之路,這裏竟然還有壹處人家。”淡臺鏡明搖了搖頭,道:“這人家只恐怕不是什麽好路道,雲兄,妳可要小心。”雲重道:“管它是什麽路道,妳養傷要緊。”扶淡臺鏡明下馬,便去叩門。
門內有人大聲問道:“什麽人?”雲重壹聽這聲音好熟,答道:“我是從江蘇來的義軍,欲借寶莊壹歇。”那門呀的壹聲開了,只聽得裏面的人叫道:“啊呀,原來是雲狀元。”聲音微微顫抖,似是又驚又喜,頗出意外。雲重壹看,只見裏面兩人並肩而立,竟是以前宮中的武士路明、路亮。
雲重詫道:“兩位路兄怎麽還在這兒?”路明道:“半月之前,我見敵兵入寇,告假回來,想護送家人入京避難,不料敵兵來得太快,以致被截斷了,進京不得,只好暫避鄉間。呀這位女英雄也是義軍麽?難得難得,她竟然受了傷?快快進來我這裏有上好的金創靈藥。”說著便帶領雲重進入花廳。
路明道:“兩位歇歇,先喝壹杯熱茶。”叫家人獻茶來。淡臺鏡明心思縝密,暗自想道:“這兩人既是京中的武士,何以在京城危急之際,尚準他告假還家?而且瓦刺大軍過處,雞犬不寧,家家破碎,何以他們這壹家獨自保持完整?”放眼四望,見花廳之內,擺有諸般兵器,更是疑心。此時雲重已端起茶杯,淡臺鏡明急忙連打眼色,雲重竟似絲毫未覺,把茶杯端到唇邊,淡臺鏡明心中大急,幾乎就要喊出聲來。
忽聽得“□□”壹聲,茶杯墜地,雲重叫道:“哎呀,不好,請恕小弟失手,換過壹杯吧。”話聲未了,地上已濺起了壹溜火光,杯中盛的哪裏是茶?竟是壹杯毒藥!原來雲重也已生疑,猛然想起路明、路亮乃是王振的心腹武士,雲重雖然還未知道王振在土木堡叛變被樊忠打死等等情事,但王振之奸,天下無人不知,即算是淡臺鏡明不打眼色雲重也自小心戒備。
路家兄弟陰謀敗露,壹聲大吼,各自搶了兵器,立刻圍著雲重動手。路明使的是壹口長劍,路亮使的是壹面鐵牌,鐵牌舞動,呼呼挾風,那口長劍,就在鐵牌後面壹伸壹縮,專制敵人三十六道大穴。這路家的混元牌法,天下馳名,配以長劍,更是善守能攻,厲害無比。
雲重壹掌護胸,單刀迎敵,怒聲喝道:“妳們兄弟想造反嗎?”路明大笑道:“不錯,正是造反。我說妳還蒙在鼓裏,真是不知天高地厚!”雲重道:“怎麽?”路亮道:“我問妳妳帶義軍入京,是不是為了勤王而來?”雲重連劈三刀,擋過鐵牌,架開長劍朗聲說道:“那個當然!”路亮大笑道:“妳的皇帝老子早已做了瓦刺的俘虜啦。常言道得好,識時務者為俊傑,妳快快放下兵器,隨我們同降瓦刺,那尚可以保住功名富貴,否則瓦刺大軍,就在附近,妳是明朝的狀元,就是我不殺妳,妳也難逃壹死!”
雲重憤怒之極,強抑心頭之火,冷笑道:“原來兩位都是識時務的俊灰,失敬失敬!”路明尚以為雲重被他說動,湊上前道:“雲兄意下如何?”雲重大喝壹聲:“我意欲取妳的狗命!”猛地壹刀劈下,只聽得“喀嚓”壹聲,路明的長劍已斷了壹截,出其不意,幾乎脫手飛去。雲重這刀來勢極猛,壹刀劈過,余勢未衰,“當”的壹聲,又與路亮的鐵牌碰個正著,兩人都給震得虎口發熱。
路亮怒道:“妳有多大本領,膽敢出口狂言!”手腕壹翻鐵牌壹挺,竟然壹招“泰山壓頂”,當頭疾劈。路家的混元牌法,主力就是這面鐵牌,路亮的氣力遠在他哥哥之上,這鐵牌壹壓,少說也有千斤之力!
雲重手腕壹翻,轉過刀背,“當”的壹聲,又磕在鐵牌之上,這壹下來勢更猛,只見火花飛處,路亮的鐵牌崩了壹個缺口,雲重的刀頭也彎成鉤形。雙方都吃了壹驚,各退三步,路明走偏鋒疾上,又再發動攻勢,青鋼劍寒光壹閃,卻刺向淡臺鏡明,淡臺鏡明箭傷發作,手軟無力,虛架壹劍,險險跌倒。雲重大吼壹聲,轉刀疾劈,路亮的鐵牌又壓了過來,雲重擋在淡臺鏡明身前不顧生死,呼呼呼連劈三刀,將路家兄弟逼退幾步。淡臺鏡明躲到屋角,叫道:“雲大哥,妳盡管殺敵,不必顧我。”
雲重喘了口氣,揮刀又上,路明冷笑道:“妳真是不到黃河心不死,不見棺材不流淚,且叫妳知道厲害,看劍!”壹口劍有如毒蛇吐信,隨著鐵牌進退伸縮,劍劍指向雲重要害。雲重展開五虎斷門刀法,渾身上下泛起壹片銀光,時不時也在刀光之中發掌擊敵,雙方都是有攻有守,在方圓不及壹丈的鬥室之內,鬥得非常激烈,地方狹窄,大家閃避都難,幾乎每壹招都是硬打硬拼。
路明、路亮劍盾齊施,訓練有素,配合得十分純熟,或者劍隨盾發,或者盾掩劍攻,帶守帶攻,首尾呼應,端的是無懈可擊。當年路明、路亮曾在京中與張風府比武,張風府也占不了他們的便宜,雲重武功略遜於張風府,更是覺得吃力,兼之雲重在百萬軍中殺出,又奔波了半日,氣力更是減了幾分,鬥了壹百余招,漸覺力不從心,所發的招數每受敵人牽制,攻不出去。
又鬥了二三十招,路家兄弟攻勢更盛,路明笑道:“雲重妳還不服嗎?如今拋刀認敗,我們尚可饒妳不死。”雲重大怒咬著牙根,又劈幾刀,只覺敵人牌重如山,壓力越來越重,實是難以抵敵,不由得涼了半截,心道:“我便死了,也不甘受豎子之辱!”正想橫刀自刎,猛地想道:“但我若死了,淡臺妹子豈不是要落在賊子手中?”斜眼壹瞥,只見淡臺鏡明滿面憂急的神情,目不轉睛地註視自己,眼光之中,含有焦急、感激、鼓勵、信托諸般表情。雲重精神壹振,忽然大喝壹聲,猛地壹掌掃去,這壹掌乃是他拼了全身的氣力,施展金剛大力手最猛的殺著,端的是發若雷霆。只聽得壹聲巨響,掌緣拍在鐵牌之上,路亮大叫壹聲,鐵牌震得脫手飛去,虎口流血,壹條臂膊,麻木得不能動彈。
這壹下大出路家兄弟意料之外,雲重壹招得手,狀如瘋虎疾撲而前,大喝壹聲,又是壹掌,向路明攔腰猛掃。路明還算機靈,急忙閃避,雲重壹掌劈下,轉手壹拿,將路明的長劍奪到手中,“喀嚓”壹聲,那柄長劍也折斷了。路明、路亮心意如壹,不必招呼,已同時退出屋外,兩兄弟忽地同聲大笑。
雲重不由得怔了壹怔,正想撲出,猛聽得淡臺鏡明叫聲:“不好!”那屋子突然旋轉起來,眨眼之間,天昏地暗,日月無光,轟隆隆幾聲巨響。原來這間花廳竟然布有機關,四面都嵌有鋼板,這時壹齊落下,頓時將這間款客的花廳變成了囚人的監獄。
雲重暴跳如雷,壹掌擊去,只痛得他胳膊幾乎折了,哪裏動得分毫。外面路明、路亮笑道:“雲重妳少發脾氣,在裏面靜靜躺幾天吧,只是恕我們不招待妳了。”話中之意,明明是要餓雲重幾天,然後再來收拾他。雲重又怒又氣,只是無可奈何。
原來路明、路亮乃是前幾天從京城中私自逃出來的,那時於謙已立了新皇帝,正在大捕王振的黨羽。路明、路亮平日出入王振府中,互相勾結,許多人都知道他們是王振的心腹,他們也甚機靈,壹見風聲不好,立刻逃跑,先回家中料理,正想建立壹件功勞,以作投奔瓦刺的見面之禮,恰恰遇著雲重到來,是以便施毒手。
雲重在黑暗之中摸索,淡臺鏡明道:“嗯,我在這兒。”雲重小心翼翼地挨近過去,忽聽得淡臺鏡明“哎喲”壹聲叫將起來,原來雲重碰著她的傷口。雲重抱歉道:“淡臺姑娘,我死不足惜,只是今日累了妳了。”淡臺鏡明本想罵他毛手毛腳的,聽他壹說,反覺不安,低聲說道:“不,是我累了妳了,妳本來可以逃出去的。”
雲重心中甜絲絲的,道:“妳傷口痛嗎?”淡臺鏡明道:“反正咱們都是要死的了,還管它痛與不痛?”雲重道:“不我不願意見妳痛苦。”室中漆黑如墨,除了淡臺鏡明的剪水雙瞳之外,雲重其實並沒見什麽。淡臺鏡明經了這場患難,對雲重憎惡的心情已減了幾分,聽了這話,更是心中感動,低頭不語。雲重道:“妳解下衣服,讓我給妳敷藥。”治外傷的金創傷,壹般會武之人,都是隨身備著,不過適才匆匆逃命,無暇敷傷罷了。雲重壹面說話,壹面輕輕地伸手過去,道:“妳拿著我的手,引到傷口上去。”淡臺鏡明面上壹熱,但壹想在這暗室之中,解除了衣裳,也無關系,她性情本來爽朗豪邁,便不推開雲重的手,解了上衣,讓他敷傷。
淡臺鏡明的箭傷,壹在肩頭,壹在頸項下面的背梁,雲重替她治傷,觸手之處,膚若凝脂,只感心中快美,難以形容。忽聽得淡臺鏡明幽幽說道:“妳英雄年少,高攝科名,這樣不明不白的死了,豈不可惜!”雲重道:“張丹楓所托的寶藏,今日定可護送至京,我壹心報國,而今總算做了壹點事情,死亦無憾。”淡臺鏡明心潮波湧,對雲重的觀感又改了幾分,心道:“此人雖然性情固執,氣量也稍嫌淺窄,卻也還有可取之處。”
淡臺鏡明與雲重在暗室之中默默相對,也不知過了多少時候,忽聽得外面馬聲嘶嘶來的似乎不止壹騎。雲重說道:“不好。北京在敵人包圍之中,這來的定是瓦刺軍兵,若然他們將我們擒去獻給瓦刺,那我就寧願自殺,妳可要原諒我不能再照護妳了。”淡臺鏡明笑道:“妳死了難道我還獨自活嗎?我若忍辱偷生,也對不住張丹楓呀!”雲重聽了,心中壹陣酣暢,但聽她提到了張丹楓,卻又很不自然,心道:“原來她把張丹楓看得比我重要得多。”
只聽得那馬蹄聲漸漸來近,到了門前停下,過了壹會,便聽得腳步之聲走來,雲重忍不住和淡臺鏡明雙手相握,又過了壹會,忽聽得有壹個粗獷的聲音說道:“這裏面關的是什麽人呀?”雲重嚇了壹跳,在淡臺鏡明耳邊低聲說道:“這是淡臺滅明!是瓦刺的第壹勇士。”淡臺鏡明道:“嗯,我也聽出來了,他是我的堂兄,今年五月之間,曾悄悄地到過蘇州,在我們的洞庭山莊住了好幾天。”雲重尚未十分清楚淡臺壹家的底細,心中仍是驚疑交集,想道:“淡臺滅明武功高極,若然給他擒著,想自殺也不可能。”只聽得淡臺鏡明又道:“妳不要嚷,咱們今日命不該絕,妳聽我的哥哥和他們說些什麽?”
只聽得路明答道:“稟告淡臺將軍,這裏面關的是非常人物!”淡臺滅明道:“什麽人物?”路亮道:“說出來好令將軍歡喜,這裏面關的,壹個是今年武科的武狀元雲重,以前是禦林軍的統領,將軍上次來京,想必也見過他,他在禦林軍中的地位,如今僅僅在張風府之下,這可不是重要的人物嗎?另壹位是個女的,聽說是江蘇來的什麽義軍女將,哈,這個女的長得還真是漂亮呢!我本來要等他們餓了幾天,再將他們縛到大營呈獻的,將軍來得正好,這兩人就任由將軍處置了。”淡臺滅明“咦”壹了聲,道:“是江蘇來的女子?哦,她姓什麽呢?”路明道:“我們尚我暇審問她,將軍看了,若然歡喜,留她下來,我們絕不在太師面前,透露半句。”太師指的乃是也先,路明、路亮竟然把淡臺鏡明當作禮物,獻給她的哥哥,淡臺鏡明聽了,又好氣,又好笑。
只聽得淡臺滅明說道:“好,妳把他們放出來,讓我看看吧。”猛然間,那屋子又是壹陣旋轉,鋼窗壹齊開啟,雲重眼睛壹亮,重見天光,房門也“呀”的壹聲開了。但見淡臺滅明面似寒霜,凜然問道:“就是他們嗎?”路明道:“是,將軍就是他們。呀,將軍,可有什麽不對嗎?”話猶未了,只聽得“轟”的壹聲,淡臺滅明出手如電,將路明、路亮,壹手壹個倒提起來,把兩兄弟對頭壹撞,腦漿迸流,顯見不能活了。
淡臺鏡明喜極而泣壹躍上前抱著淡臺滅明道:“哥哥。”淡臺滅明道:“呀,妳受了箭傷,讓我看,哦,還好,不礙事的。妳這次路途辛苦,又經險難,剛才又中了路家兄弟的圈套想必嚇壞妳了。不過,少年之人多經險難,歷練歷練也好。”雲重站在壹邊,怔怔地看著淡臺滅明,說不出話。淡臺滅明說道:“雲重兄,真是機緣湊巧,咱們又會面了。這次妳不必再和我拼鬥了。”笑了壹笑,問道:“妳這次到蘇州,可見到了張丹楓麽?”雲重道:“見著了。”淡臺滅明道:“妳們兩家的仇恨和解了?”雲重默默不答,淡臺鏡明搖了搖頭。淡臺滅明道:“這是妳們家事,我是外人,不便多管。只是我托妳幾句話,妳這次入京,見到張丹楓,可叫他寬心,現在北京之圍已解,瓦刺大軍,不日之內,恐怕也要班師回國了。”淡臺鏡明喜道:“啊,真的?哥哥,這是也先告訴妳的麽?”
淡臺滅明道:“他才不會親口告訴我呢。只是看這形勢,也非退兵不可。我本來是奉他之命,在雁門關留守的,他怕明朝的各路義軍齊集,斷他的後路,叫我將雁門關的兵,分了壹半,趕來接應他。我暗中通知了金刀寨主,叫他們在我起程之日,暗襲雁門關,前日接到消息,說是雁門關的瓦刺守兵和巡邏關外的流動騎兵,給金刀寨主奇兵突襲,傷亡了壹大半,也先絕對想不到是我從中給他搗亂,只道是因我走後,雁門關兵力分薄,所以才有此敗。這件事很令軍心震動,加之瓦刺國內情形也不安穩。我看他不出半月,必然退兵。”
雲重聽得呆了,他想也想不到淡臺滅明會如此這般,暗助明朝。淡臺鏡明問道:“咱們的主公現下如何?”淡臺鏡明口中的“主公”,指的乃是張丹楓的父親張宗周,雲重聽他們提起仇人的名字,心中又是壹怔。淡臺滅明苦笑壹聲說道:“主公日來甚是苦惱,他既念念不忘收復大周的江山,但又不願瓦刺占了中華,是以心中矛盾。我也勸解不來。”
淡臺滅明壹看日影,道:“我奉也先之命來取路明、路亮回去,而今只好報道他被仇家殺了。時候不早,我該走啦。”說罷出了路家,他帶來的衛士都在門外巡邏,自然也和他壹同去了。
雲重與淡臺鏡明待胡兵走後,急急跨馬上京,北京之圍已解,周圍數十裏內已無敵蹤,兩人走了三十多裏,便遇見明兵引入京都,與張丹楓、雲蕾相見,雲蕾自是喜出望外。雲重經此壹役,對張丹楓的仇恨,又減了幾分,當下各道經過,不必細表。
義軍陸續入京,於謙將張士誠的寶藏換了銀子撥了軍餉,又有詳細的軍用地圖,士氣大振,接連打了幾場勝仗,半月之後,瓦刺大軍果然退出雁門關外。
壹日,於謙將張丹楓與雲蕾喚到住所,道:“有件事情,甚是艱險,賢侄可願做麽?”張丹楓道:“大人有所吩咐,赴湯蹈火,在所不辭。”於謙沈吟半晌,道:“昨夜我寫了壹首詩,妳先看看。”張丹楓展開詩箋,只見上面寫的壹首七律,詩道:“露布星馳上玉京,三邊寇虜壹時平,人間玉石銘勛業天上銀河洗甲兵。熊虎有勞鹹進鐵,犬羊無計可偷生,從今海宇風塵靜,廟算應知出聖明。”“露布”是指古時告捷的文收“熊虎”是指建有戰功的將士。它的大意是說,現在打了勝仗有功的將士都獲得提升,賣國的奸賊則無法茍活了,但願從此邊境寧靜,少動幹戈。張丹楓看了,早知其意,吟道:“人間玉石銘勛業,天上銀河先甲兵。詩好,詩人的胸襟更不可及。大人之意可是想與瓦刺謀和麽?”於謙道:“正是,天下無不息之幹戈,如今咱們打了勝仗,與他談和,並無屈辱,太上皇(指英宗祈鎮)蒙塵異國,咱們總該設法接他回來。”張丹楓心頭壹震,想道:“原來他是欲把被囚的皇帝救回來。但如今已另立新君,太上皇回來,只恐對於謙難以諒解,那時豈不是累他受禍?”只聽得於謙說道:“堅侄,我意已決無可動搖。個人的成敗榮辱算不了什麽,天朝的壹國之君,總不能長作敵人俘虜。妳們先為我去探聽消息,然後我再派遣正式的使節,前往議和,迎接太上皇回來。再者,也先野心非小,只恐他小敗之後,又來第二次進侵,賢侄此去,可以策動尊大人與阿刺知院等給他掣肘,也是奇功壹件。”張丹楓想了壹想,慨然說道:“好,我明日便去,本來我不願再回瓦刺,但為了此事,就是刀鋸當前,也當去了。只是我壹人去麽?”於謙道:“我已與雲重說好,讓雲蕾與妳壹同去。聽說妳們雙劍合璧,所向無敵,是麽?”張丹楓道:“那不過是沒碰著高手罷了。不過有她同行,總好壹點,可以應付較強的敵人,那也是事實。”於謙微微壹笑,笑中大有深意。
第二日張、雲二人告別眾人,壹同離京,這次萬裏同行,心情更是舒暢。張丹楓路上笑道:“小兄弟,上次從江蘇進京時,妳曾說過旅程苦短,如今前往瓦刺,旅程可長得多了。”雲蕾微微壹笑,道:“也有走盡的壹天。”張丹楓壹笑吟道:“人間不少坎坷路,冒雪沖寒上旅程。咱們這壹生該走多少坎坷的道路,哪有走完之日!”雲蕾心神動蕩,知他是想求自己做他壹生的伴侶,心中自是感激他的癡情壹片,但想起哥哥的吩咐卻又不禁默然,只好假作不懂他的用意,微笑說道:“酸秀才,不要再吟詩啦,再不趕路,再耽擱壹些時日,那麽只恐未到關外,就已大雪紛飛,那時才真是冒雪沖寒哩!”
兩人壹路談談笑笑,倒不寂寞,只是每逢張丹楓談到兩人之事,雲蕾總是避了開去。這日到了陽曲,大兵之後,城中的店鋪,半數尚未開門,但張丹楓初遇雲蕾的那間酒樓,卻是酒旗招展。張丹楓笑道:“小兄弟,妳還記得這間酒樓嗎?”雲蕾道:“我壹生也忘不了!”張丹楓喜道:“啊,小兄弟!真難得妳我心意如壹……”雲蕾截著說道:“什麽心意如壹,我忘不了妳在這酒樓上偷我的錢,弄得我幾乎當場出醜!”張丹楓笑道:“好啦,咱們不要鬥嘴,重臨舊地,前事難忘,咱們該上去痛飲幾杯。小兄弟,妳放心,這回我請客,不再說妳吃白食啦!”雲蕾聽他提起舊事,不覺回眸壹笑,道:“妳若敢再施空空妙手,看我不打折妳的骨頭。”兩人將馬系好,互相調笑,步上酒樓。
陽曲收復未久,樓上飲客無多,張丹楓還記得以前坐的是南面臨窗的座頭,便與雲蕾占了那張桌子,叫堂倌拿了壹壺汾酒,切兩斤牛肉,壹口氣喝了三杯,笑道:“那時我只孤單壹人在此獨酌,妳也是壹人,我記得妳老是拿眼角瞟我,好啦,如今是兩個人了。妳也不必再偷偷看我了。”雲蕾羞道:“說話小聲點兒,誰拿眼角瞟妳,那時我看見妳壹副酸態,十分可笑,又有賊人偷偷跟著妳,妳也毫不知道,所以多看妳兩眼罷了。呀,誰知道妳是故意戲弄於我,舊事不說也還罷了,說起來我現在還在惱妳!”張丹楓道:“真的?”壹半認真壹半開玩笑的神氣。雲蕾將他沒法,氣道:“妳的心腸真壞!”張丹楓道:“是麽?那麽我是個壞哥哥了?”雲蕾道:“妳再氣我我就不和妳說了。”
張丹楓又喝了壹杯,笑道:“記得那日盯梢我的兩個小賊在這東面的座頭。”回頭壹望,只見東面座頭,也坐著有人,乃是壹個青衣道士,相貌軒昂。雲蕾笑道:“這個該不是賊人了。”說罷也飲了壹杯。
雲蕾雖不欲重提舊事,其實重臨舊地,想起與張丹楓初次見面的情景,也是感觸甚多,想道:“那時我對他甚是憎厭,想不到如今竟成知己,更想不到他又是我的仇人,而我的哥哥卻死死記著上代有仇恨。人生之事,確是料想不到。”與張丹楓把盞傾談,心中十分暢快,不知不覺又多喝了幾杯。
張丹楓忽道:“小兄弟,此去十多裏,就是黑石莊了。妳不要去拜訪拜訪妳的嶽丈大人嗎?”雲蕾怔了壹怔,想起了與石翠鳳洞房花燭之夜的滑稽情事,壹口酒幾乎噴了出來。張丹楓正色說道:“難為妳那位嬌妻等了妳這麽些時候,在閨中空擔了虛名。現在經過了這場戰爭的災難,妳也該去看看她,好叫她放心。”
雲蕾心中壹動,想起了石翠鳳的癡情壹片,心道:“是啊我真的應該去看看她才是。可是要不要告訴她我的廬山真面目呢?”要知雲蕾初下山之時,稚氣未除,喬裝男子,假冒新郎之事,也只是因為壹時難以脫身,作為戲耍,想不到石翠鳳卻對她苦苦糾纏,把她當作可以付托終身的丈夫。如今雲蕾在江湖上經過壹番歷練,人也長成了許多,想起此事,不由得心中歉然。擡頭壹望,只見張丹楓似笑非笑地望著她,雲蕾氣道:“妳笑什麽?妳不是也曾經男扮女裝,幾乎和那位什麽也先小姐洞了房嗎?”張丹楓笑道:“我可沒有和人家成親呀。”雲蕾道:“好,咱們快些喝完了酒就去找她,告訴她我的真相。呀,只不知周山民現在何方?”張丹楓道:“妳自己的事還沒有搞清楚,又想做媒了嗎?我問妳,妳要不要換過壹套衣裳,要不然石小姐見了妳,又要纏著妳不放妳走了。”雲蕾出京之時,又已改回男裝,低頭壹望自己,低聲笑道:“妳說話小聲點兒,那個道士似乎在註意我們呢。”張丹楓道:“他又不是賊人,妳可不必擔心。”
雲蕾心中有事,胡亂喝完了酒,道:“咱們走吧。”搶去會帳,笑道:“偏不要妳請客。”伸手掏錢,錢袋竟然不翼而飛不由得怔了壹怔,心道:“大哥又作弄我了?”叫道:“快將我的錢袋拿來!”回頭壹望,忽見那青衣道士站在旁邊,張丹楓“啪”的壹掌向他打去,喝道:“光天化日之下,妳敢作賊!”那道士變臂壹迎,輕描淡寫地將張丹楓的掌力卸開,叫道:“妳敢打人?”雲蕾吃了壹驚,這道士的手法好快,居然接得了張丹楓的壹掌,正想加入團戰,張丹楓身手何等快捷,倏地化掌為拿,冷笑道:“原來妳還是個會家!”壹抓抓去,將雲蕾那個被偷的錢袋,壹下子抓了回來,喝道:“贓物在此妳還有何話說?”只聽得“嗤”的壹聲,那道士的道袍被張丹楓撕了壹角衣袖,那道士使了個“金蟬脫殼”的身法倏地從張丹楓的掌力籠罩之下,脫出身來,騰身壹躍,竟然從窗口跳下去了。
店主人大叫道:“餵餵,我的酒錢,快來人呀有強盜!”張丹楓急忙打開錢袋,拿出壹錠大銀,放在桌上,道:“都算我的帳。”這錠大銀,即連那道士和酒錢在內也足夠付有余,店主人喜出望外,正想道謝,張丹楓擺脫了店主人的糾纏,已拉了雲蕾,也壹同跳下去了。
街上行人稀少,只見那道士騎了壹騎快馬,已沖出城門。張丹楓急忙跨上“照夜獅子馬”道:“快追!”雲蕾道:“錢袋已拿回來,何必再去理他?”張丹楓道:“不,這道士身手非凡,壹定不是普通的小賊,我非問個明白不可!”照夜獅子馬壹聲長嘶,四蹄疾走,雲蕾只好跟在後面。正是:
何方來怪賊,俠士起疑心。
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回分解。
【未完待續】
字節數:24155字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