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若修仙法力齊天

壹只辣椒精

修真武俠

“易之為書也,廣大悉備,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
助教駱永思壹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018章 壹家四口整整齊齊

我若修仙法力齊天 by 壹只辣椒精

2022-8-2 21:24

  “小二,妳讀書多年,終於又爆發了壹波啊。”
  有客氏的叮囑,李保國又有著要求,需要李鴻儒早點回來幹活。
  但李鴻儒依舊跑去觀星樓看了熱鬧,回來的挺晚。
  按正常的操作,棍棒之下才能出聽話的孝子,李保國給李鴻儒準備了三根棍子。
  但壹根也沒用上。
  此時他捧著那五十兩的紋銀,壹臉的舒爽,只覺熱天時吃了壹個大西瓜。
  對李家而言,這是壹筆大資金,便是他手都有著哆嗦。
  什麽內澇,什麽水災,什麽淋濕的布帛。
  五十兩紋銀壹來,什麽都填平了。
  即便將這批‘水貨’低價賣掉,李氏布店照樣運轉的很溜。
  李保國頓時就想好了低價處理布帛。
  只要價格夠低,有的是人接手他這壹批麻煩貨,也省了太多的麻煩。
  繼《詠雞》之後,壹篇《鎮觀星樓》出爐,解決了家庭最重要的經濟問題,李保國頓時怎麽瞧李鴻儒都順眼。
  三根棍子被他折斷丟進了火爐。
  李鴻儒看後也放心了下來。
  這是五十兩官銀,有欽天監蓋章,來源合理合規,壹切都很正當,也免了李鴻儒皮肉之苦。
  “這是老天開了眼,咱家出了個會讀書的大文人”客氏喜道:“妳看這小黑臉,看上去滿臉都是學問。”
  “哪是老天開眼,明顯就是我昨天的棍棒管用。”
  李保國興沖沖的道了壹聲,又將那紋銀放進自己的小箱中,掛上了銅鎖。
  “這詩涉及觀星樓文氣,妳們莫要四處去吹牛,免得泄了文氣。”
  壹首《詠雞》讓李保國吹噓了三年,李鴻儒覺得《鎮觀星樓》又能吹三年。
  若是往常也便罷了,涉及到高層之事,李鴻儒覺得不摻和比較好。
  他叮囑了壹句,頓時讓李保國神情怏怏起來。
  憋在心口難說的感覺太難受了。
  但做為長安人,他很清楚有些事沾染不得。
  夫妻兩人低語了壹番,最終決定將這事情爛在心裏。
  李鴻儒題名都寫成了李太白,萬壹對證起來也算是麻煩事。
  “大哥,妳今天挨父親的打了?”
  將自己壹些事擺平,李鴻儒才註意到兄長李旦身上隱約透出的壹些淤青腫脹。
  李旦常年練武,皮肉厚實。
  李鴻儒覺得李保國這是下了狠手,若是他挨這種毒打,大概要在床上躺三天才能走路。
  李鴻儒平常少有在白日見到李旦。
  大抵是他早上賴著不幹活,李保國將李旦叫回來頂班。
  “只是練武時壹些磕磕碰碰,這些事情難免。”
  李旦臉色有些憨,他收縮了壹下衣裳,將淤青紅腫處蓋得嚴實了壹些,卻是否定了挨李保國揍。
  “妳莫要同他們說。”
  他叮囑了壹句,隨即便見李鴻儒嚷嚷了起來。
  李保國忙於收拾晾曬的布帛,客氏亦是在不斷整理,這是沒註意到李旦身上的傷。
  李鴻儒皺了皺眉頭。
  練武傷到筋骨難免,這事他也沒轍。
  文人切磋靠嘴皮,武人是靠拳腳。
  李旦這是實力不濟,被人揍了。
  在武風極盛的大唐,李旦只有自己揍回去才能找回面子。
  “咱現在有銀子,妳們別急著布店的生意,多買些牛羊肉給大哥補補。”
  親兄弟之間可能會因為壹些事情有著分歧,但親兄弟關系也是最親密的,這壹點無可爭議。
  李鴻儒嚷嚷時還提及了去藥鋪買上壹些滋補藥物。
  “別吧,藥店那些滋補是貴人才吃的”李旦擔心道:“能給我吃些豬肉便已經很好了。”
  “什麽貴人,咱們自己就是貴人”李鴻儒囔道:“以後我還要找些貴人來買衣服呢。”
  李家不生產布帛,諸多布帛只是拿來掙個轉手的差價,和零售商沒什麽區別。
  李鴻儒白天有了心思,也想著李家慢慢轉型。
  不管轉型的成與敗,半零售布匹半售賣成品衣服是沒問題的。
  客氏手巧,李鴻儒身上諸多衣服都是自家縫制,極為貼身。
  待得李鴻儒提及尉遲寶琳可能上門來查看,客氏都不由有了幾分緊張。
  尉遲家是名門望族,穿戴是上層服飾店所制成,壹些衣服便是她都沒見識過,與東市這些苦哈哈穿戴有著極大的區別。
  李鴻儒攬了大客源,但這也是她吃不消的客源。
  “咱們先做點簡單的,暫時制兩套披風試試水。”
  大唐服飾繁多,李鴻儒也難有多少拿得出手的好貨。
  這年代講究服飾的華麗,恨不得將服飾的壹切美妙都展現出來,用於遮擋的披風自是難於流行。
  這是壹個空缺的市場,也是壹個頗為棘手的活。
  李鴻儒劃了數次圖稿,這才將壹套極為騷包的紅披風設計圖畫成。
  不影響身體正面的展示,又賦予了背面觀看的神秘,披風揚起時還有幾分飄逸。
  這是行走江湖的利器,大俠裝叉的典範,李鴻儒覺得很適合尉遲寶琳這種二代。
  客氏還想往披風上繡些花鳥魚蟲,頓時被李鴻儒阻止了下來。
  “男人就應該簡約而不簡單,您在披風角落裏打個咱們家的標記和批次就成。”
  他敘說了自己的設計理念,這讓客氏頗為惆悵,感覺李鴻儒設計的披風大概沒什麽市場。
  但難得李鴻儒插手家裏的布店生意,她頓時就同意了下來。
  李旦性情木訥,性格並不適合做生意。
  倘若要接手李家的布店生意,只能指望李旦找個能說會道的婆娘了。
  想到兩個兒子年歲已經成年,夫妻兩人頓時又掛念上哪家女兒幹活比較利索。
  李鴻儒和李旦對這個話題並不是很感興趣。
  李鴻儒是見識諸多,而李旦也承受了李鴻儒壹些影響,認為男女之間至少要有個初步的接觸,免得稀裏糊塗湊合過壹輩子。
  兩人嘀嘀咕咕壹陣,李鴻儒不免也問了壹些關於武者修行的事情。
  在觀星樓下樓時差點摔死,李鴻儒覺得自己需要壹些額外的小本領。
  不提凝練氣血威能,融煉傳聞中的武魄,若是能身輕如燕,靈活壹些也不錯。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李鴻儒深以為然。
  如今隱約得知了凝聚儒家浩然正氣的途徑,他不再迷茫,也不需要將心思全盤放在鉆研《九經》上。
  李保國拿了錢財,他也重新擁有了自由鍛煉的時間,看看能不能多學點東西。
  “祝氏劍堂的練法真是壹堆狗屎!”
  李旦將日常的修煉方式壹壹低聲道出來,頓時就讓李鴻儒噴了壹句。
  如同四門館壹樣,祝氏劍堂也是死板教學,能領悟到多少全憑自己。
  每年奉上五兩白銀的學費,李旦每日就是如木頭壹般的苦練。
  無怪數年下來,李旦的本事有限。
  若是這青壯年的黃金時期壹過,身體恢復的速度難以跟上損傷,李旦的練武也就走到了頭。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