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斷九州

冰臨神下

歷史軍事

  相士曾發出預言:此子閉嘴則為治世之良賢,張嘴必為亂世之梟雄。   十八歲的公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百五十六章 鑰匙

謀斷九州 by 冰臨神下

2020-3-6 10:05

  奪取東都之前,寧抱關也曾攻占過數座城池,地方都不大,城裏沒什麽人,幾乎都是空城,搜刮到的糧食僅夠維持軍隊數日之用。
  在將士們眼裏,寧王永遠都那麽沈穩,事事了然於胸,無論面對多大的威脅,總能鎮定自若,將全軍安排得妥妥當當,將士們唯壹要做的事情就是奮勇作戰。
  沒人知道,寧抱關每天早晨醒來的第壹念頭就是軍中還剩多少糧食,從哪能再弄壹點糧食,隊伍越龐大,這個問題越緊迫。
  所以寧抱關盡量不招拖家帶口的將士,但他阻止不住部下搶來“家人”,每攻占壹處,隊伍中總會增加壹點無用的人口,他只能睜只眼閉只眼,有時候還要將俘虜公開賞賜給某人。
  沒有金銀、沒有糧食、沒有官爵的時候,賞賜人口就是他所剩無幾的選擇之壹。
  因此,當東都的壹座糧倉終於被打開,寧抱關站在門口查看多少的時候,只覺得壹股熱血直沖頭頂,眼淚差點奪眶而出。
  光是這壹倉的糧食,就比他從前從整座城中搜刮所得還要多。
  十幾名將士站在寧抱關身後,更是目瞪口呆,有人上前,抓起壹把粟米,塞到嘴裏就嚼,轉過身時,真的熱淚盈眶,含含糊糊地說:“是真的,是真的!皇帝壹個人攢這麽多糧食,卻讓秦州的百姓挨餓……”
  “這麽多糧食,咱們什麽都不做,也能吃上幾年吧?”另壹人道,咽了咽口水。
  寧抱關終於回過神來,“全軍上下每人先領壹斛,剩下的糧食不要動,其它糧倉全都不要打開。”
  “是。”將領們興高采烈,壹斛糧食就能讓他們滿足壹陣。
  寧抱關轉身,向眾將道:“跟我進皇宮,瞧瞧宮裏的娘們兒長什麽模樣!”
  眾人哄然叫好,興奮得眼裏放光。
  寧抱關需要他們的興奮,目光掃過,卻看到壹張完全沒有興奮之情的臉孔。
  “吳王似乎有話要說。”寧抱關稍稍冷靜下來。
  “不是我有話要說,是城外的晉王、降世王等人有話要說。”
  寧抱關興致全無,向眾將道:“先發糧食,其它事情以後再說,東都已經是咱們的,不急這壹時。”
  眾將悻悻離去,壹邊走壹邊議論宮裏的女人究竟會是什麽模樣。
  寧抱關示意衛兵留在原地,帶著徐礎走到壹邊,“妳在城外勸我稱帝,現在又覺得不是時候了?”
  徐礎微笑道:“我勸寧王稱帝,講過幾大便利,可沒說過稱帝之後會壹帆風順,只是……”
  唯獨在徐礎面前,寧抱關很難保持鎮定,右手總想摸刀,“壹會人話,壹會鬼話,妳究竟是什麽東西?”
  徐礎拱手,“別管人話、鬼話,寧王擇其善者而從之,有何不可?”
  寧抱關扭頭看壹眼糧倉,再看壹眼仍處於興奮中的衛兵,思忖再三,“妳再說點人話給我聽聽。”
  “寧王奪得東都,好比路上拾金,可以揮霍壹時,可以賣田置地,可以藏而不用,還可以賜予他人。”
  “等等,前面還像人話,後面就不對了,我揀來的金子,為什麽要送給別人?”
  “寧王剛才為何要給每名將士壹斛糧食?”
  “他們替我打仗,當然要分點好處,不止是糧食,東都的好東西都要分。”
  徐礎拱手,“怪不得降世軍將士都願意追隨寧王。然則寧王還想要更多將士?”
  “當然……我明白妳的意思了。”寧抱關沈默了壹會,不是在想徐礎的話中之意,而是在想自己究竟願不願意接受,“東都算是我白揀來的,用它收買人心,我還能揀來更大的金子。”
  徐礎再次拱手,寧抱關絕不是壹個容易勸說的人,但是至少能聽得進去。
  “可我也可能揀不到更大的金子,反而將到手的壹塊給分光了。”
  徐礎點頭,任由寧抱關自己尋思。
  良久之後,寧抱關道:“我得收買多少人心才夠?”
  “此所謂多多益善。”
  “嘿,聽妳這麽壹說,東都立刻變得沒有多大,糧食也沒有多少,好像不夠分啊。”
  “誌在天下者,當然會以東都為小。”
  “不知不覺,妳就從人話說到了鬼話……”寧抱關又陷入沈思,到手的金子,還沒用來享受,就要分與他人,對任何人來說都是壹個極其艱難的選擇。
  寧抱關有壹點與別人不同,需要勸說的時候,他可以聽取意見,壹旦做出決定,他就不再與別人商量,而是要自做決斷。
  將領們正好帶本部士兵過來領糧,並非所有人都來,只是少數人,將足夠的糧食擡走,回去再分,寧抱關表現大度,允許將領們自報人數,多壹些也不追究。
  趁著大家高興,他向眾將道:“東都所有的鑰匙今後都由吳王掌管,任何壹道門,不管是皇宮的大門,還是百姓家裏的小門,沒有吳王允許,誰也不準進入。明白嗎?”
  眾將領命,都用極其羨慕的目光看向徐礎,羨慕他得此肥差,但是以吳王之功,沒人提出異議。
  寧抱關走到徐礎面前,小聲道:“既然要收買人心,先從妳開始吧,如果真有效果,我再考慮‘多多益善’的事。”
  “寧王若無大誌,我絕不會說那些話。”
  寧抱關露出壹絲微笑,“我管城上和城外,妳管城下和城內,別讓我的人餓著、凍著、苦著,其它事情隨妳處置。”
  “我不會讓寧王失望。”
  這本是壹句奉承話,寧抱關卻嘆了口氣,“去找妳的人吧,留壹部分助我守城。”
  對寧抱關來說,信任吳王是必要之舉,也是不得已的冒險。
  徐礎拱手,沒再多說壹句。
  這回徐礎不必再故做姿態調用寧王部下,直接叫來吳軍本部將士,將梁、晉兵卒全留給寧抱關。
  吳軍騎兵大都借給了晉王,剩余不足三百人,首領昌順之還被處死,徐礎必須重新鞏固這些人對自己的忠誠。
  這件事做起來並不困難,徐礎早已得到吳軍的敬畏,昌順之的死亡只是增加了“畏”的壹面,在得到壹些額外賞賜之後,近三百名吳軍對執政王再無半點怨言。
  東都部司眾多,庫房更多,沒人總管全部鑰匙,徐礎若是壹處處收集,幾個月也未必能夠完成,他得另想辦法。
  周律跑了,曹神洗還在,仍是軍中俘虜,被關押在壹處軍營裏,由於有吳王的照顧,曹神洗獨占壹間屋子,沒受太多苦頭。
  壹見到徐礎,曹神洗就嘆息,比寧抱關悲憂百倍。
  “大將軍已帶兵逃走,降世軍諸王就在城外,寧王正在考慮要不要將他們全放進來。”徐礎道。
  “唉,東都真的落入群賊之手,我還能說什麽呢?這是我的錯,我若是……唉,不提也罷,只希望妳們能夠稍稍手下留情,給東都百姓留壹條活路。尤其是妳,無論妳與樓家有何恩怨,東都仍是妳的故裏。”
  徐礎想起費昞和田匠的話,將百姓掛在嘴上的人,都沒當自己是百姓,借機肥私而已。
  他忍不住笑了,隨即端正顏色,“曹將軍不想回家看看嗎?”
  曹神洗露出驚訝之色,“我可以回家……妳有何用意?”
  “曹將軍不必多想,我不能放妳自由,但是可以陪將軍回府中壹趟,看看家人是否安全,過後還得回來。”
  “妳……我要去看看。”曹神洗對家人懸念已久,無法拒絕徐礎的好意。
  東都權貴之家多半集中在北城,東邊文臣多些,西邊武將多些,前往曹家的路上,正好經過樓府所在的街巷,徐礎甚至沒有扭頭看壹眼,曹神洗暗暗觀察,又嘆壹聲。
  曹府大門緊閉,吳軍士兵敲打好壹陣,直到曹神洗親自去叫門,才有人打開小門,見到主人,先是壹楞,隨即放聲大哭。
  曹神洗的成年兒孫都在大將軍帳下,兵敗消息傳來,家人幾乎跑個幹凈,只剩下老夫人帶著幾個年幼的孫子、孫女,堅持不走,沒想到真的等來了丈夫。
  夫妻二人抱頭痛哭,曹神洗先冷靜下來,安慰壹番,交待壹些事情,回到府門外,向等在這裏的徐礎道:“我明白妳的用意,唉,本來我是寧死也不做這種事情的。可是壹路走來,我看街巷未遭破壞,妳們似乎真是壹支義軍。我想我可以為妳們做點什麽,但我不會投降,仍是天成之臣,請妳勿存它想。”
  “當然,我找曹將軍幫忙,不為招降,只想保住東都,不令士民受辱。”
  “唉,妳想從哪開始?”
  “先從召集群臣開始,東都若要維持正常,離不開他們。”
  “怕是沒剩下幾位,我聽夫人說,我家的兒媳、孫媳都跑回娘家,壹同逃出東都。”
  “有幾位是幾位,若是不足,可以再任命壹些,東都人應該還願意當官吧?”
  曹神洗只剩下嘆息。
  吳軍士兵跑遍全城大街小巷,高聲宣布曹神洗曹將軍回城,在殿中召集群臣,下至無品小吏,上至三師三公,都要去拜見,先到者有賞,後至者無功,不至者受罰。
  的確有人趕來,開始不多,見到曹神洗之後,他們又去找人,引來不少同僚,老吏居多,三師三公壹位沒有。
  徐礎當場造簿,記錄人名、職位,重新指派責任,多半天過去,雖然沒能掌握整個東都的府庫鑰匙,至少弄了壹個大概,於是先調布帛、糧草、器械,以供應城上的寧王將士,然後是供應全城士民,甚至沒忘了賑濟最為窮苦的百姓,專門指定數處賒粥之所。
  曹神洗露臉而已,坐在壹邊旁觀,慢慢地,唉聲嘆氣少了許多,最後他說:“穩定東都,先從皇宮開始,兩宮避難,太後還在。若能得太後出面,事情會更容易。”
  徐礎拱手致謝,帶人前往宮門,快到門口的時候,他才想起來,太後是萬物帝正妻,這麽久了,他居然壹直沒註意到此事。
  壹名士兵跑來,對皇城的宏偉驚訝不已,邊跑邊看,來到近前,拱手道:“寧王讓我通知吳王,明天壹早,降世王會率諸王進城,讓妳找個地方,好好接待。”
  寧抱關終究還是有自己的主意,徐礎佩服此人,同時也明白,前路將更加艱難。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