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鋼鐵大亨(官場之風流人生)

更俗

網遊小說

誰會靜坐在車裏等待參加自己的葬禮? 沈淮坐在車裏,看著窗外透過寺前街古榆樹蔭灑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三百七十八章 桃子摘走

重生之鋼鐵大亨(官場之風流人生) by 更俗

2022-9-17 19:39

  七月上旬,何清社、李鋒、劉衛國相繼調到區裏任職。副區長、紀委副書記兼監委主任、區公安分局副局長的職務,也不能說是虧待了他們三人。
  雖然梅溪鎮眾人有很深的擔憂,但還不至於寒心,與此同時,蘇愷聞、羅畢等人,也迫不及待地調到梅溪鎮來。
  沈淮也清楚,除非壹下子把譚啟平拱倒,不然在梅溪鎮耍手段玩捏蘇愷聞沒有太大的意義,矛盾激烈的內耗只會拖住梅溪鎮快速崛起的步伐。
  以蘇愷聞這樣的出身,大大小小的場面都經歷過,眼窩子不會淺,也不大可能說會貪圖什麽小錢,把事情做砸;再壹個說,蘇愷聞也不可能缺錢。
  當初蘇愷聞與王子亮交往密切,但始終沒有把柄叫王子亮抓到手裏、到最後也沒有給王子亮案拖下水,說明蘇愷聞這個人,心胸、心眼小壹些,跟他老子壹樣,喜歡藏在暗處陰人,倒不能說他不夠聰明。
  沈淮想著,蘇愷聞到梅溪鎮之後,為了證明他自己不比別人差,拉起另壹幫人馬大幹壹場的可能性更高壹些,有些事情放手給他做,可能對梅溪鎮以及梅溪新區的盡早形成更有利壹些。
  蘇愷聞、羅畢到任後,沈淮很快就召開黨政會議,調整鎮黨政班子的分工。
  蘇愷聞除了接手何清社之前分管的政府事務及招商工作外,還兼任工業園區黨工委副書記,分管工業園區的日常管理工作。
  羅畢除了接手李鋒之前主要負責的鎮區綜合治理及黨群工作外,還分管組織工作。黃新良作為常務副鎮長分管工作不變,袁宏軍分管紀檢、政法委工作。
  沈淮雖然還保留黨委書記、園區黨工委書記兩個重要職務外,但除了總攬全局,直接分管的工作就只有梅溪工業投資集團。
  可以說是除保證梅鋼新廠建設不受影響外,他這次放權已經是相當徹底了。
  蘇愷聞對沈淮坦然磊落的放權,既驚且疑,但他同時也為梅溪鎮從兩年前既窮且破的小鎮子,在短短兩年時間裏,發展到比縣域經濟規模還大的地步,深感震驚。
  梅溪鎮在關停潘石貴的織染廠之後,包括紫羅家紗在內,梅溪鎮兩年時間裏,投資在壹百萬元以上、用工在五十人以上、成規模的紡織、制衣等傳統輕工企業多達十八家,總產值超過兩億,是兩年前梅溪鎮輕工業產值的七八倍。
  五月初,香港壹家投資商,直接出資壹千五百萬港元,從鎮中小產業園收購占地約六十畝的廠區,之後額外追加投資兩千萬港元,成立虎氏制衣公司。虎氏制衣六月下旬就開始購入設備,大規模的招募、培訓女工,最遲到八月就將投產,也將創造東華最快的建廠速度。
  除此之外,鴻基燈飾、長青機電等四家港資企業也已經建成投產。
  梅鶴公路以西的工業園西區,包括梅溪電廠在內,投資在千萬以上的內外資在建企業,多達十二家。
  梅鶴公路以東,是梅溪鎮重中之重的鋼鐵產業園。
  年產二十萬噸螺紋鋼的梅鋼老廠在平穩的運營中,每個月貢獻的利稅總數都要超過千萬。
  梅溪港碼頭壹期也投入運營,二期工程也在籌備中,即將投入資金進行建設。
  梅鋼新廠那邊辦公樓、綜合樓、倉庫陸續建成,煉鋼線開始安裝大型構件,其他設備也陸續都從伯明翰運抵梅溪。更有二十名英國工程師受雇於梅鋼,參加梅鋼新廠後期的設備安裝及運行調試;新廠的員工招聘以及培訓工作,已經開始。
  合資鋼廠也加快建造速度,大量的設備就將從日本君津啟運過來。
  英國艾倫家族控制飛旗實業集團,此前也與京投公司、梅鋼完成合資談判,達成總註資達四千美元、成立中淮重工集團的協議。在梅鶴公路以東的鋼鐵產業園裏,中淮重工建設制造基地的籌備工作也在緊密進行中。
  由梅溪工業投資集團負責投資建設、運營的梅溪水廠擴建工程以及梅溪鎮汙水處理廠壹期工程也已經完成。
  兩年前,梅溪鎮只有壹家農村信用社提供基本的金融服務;壹年半之前,業信銀行在梅溪鎮成立分理處;而這次學堂街改造,市建行、交行、中行、工行、農行、市城市信用聯社,都分別在梅溪老街北側的學堂街中段購地建設分理處。
  鎮上對這些金融機構以及其他想在學堂街中段購地建造物業的商家,開出的地價每畝高達壹百萬,甚至比東華市中心的商用地價都不便宜。並且機構及商家建造物業的高度、外觀形狀,甚至外表裝潢的用材,都必須接受鎮政府統壹規劃的限制。
  沈淮在黨政會議上提出,要將從尚溪園老河碼頭北側梅林往北,壹直到下梅公路的貼近沿河路的六十畝商業地塊劃給渚江建設,以沖銷鎮上原先拖欠渚江建設、原本計劃分五年劃還的五千萬工程款,蘇愷聞也完全提不出反對意見來。
  這筆工程款沖銷之後,意味著蘇愷聞負責的鎮財政每年能額外騰出壹千多萬的預算空間出來。
  來梅溪鎮之前,他也沒有想過,梅溪鎮中心區的商業用地會這麽值錢。
  這就是今天的梅溪鎮,這就是今年評選上淮海十強鎮將完全沒疑問的梅溪鎮。
  蘇愷聞發現,他想要不給沈淮的光環遮得黯淡無光,就只有拼命地去推動梅溪新區在他手裏迅速發展成形。
  要是僅局限在梅溪鎮,在沈淮對梅溪鎮區、梅溪港工業園以及北片生態農業區的規劃甚至都細致到村級公路綠化程度之時,他就只能在沈淮已經畫好的框框裏轉。
  七月二十六日下午,譚啟平在市委會議室召開新區籌備研討會,邀請各方面的人馬參加,為新區籌備造勢。沈淮自然也要列席;這段時間人在東華的宋鴻軍,也作為特邀貴賓也受到邀請參加研討會。
  宋鴻軍也知道沈淮這段時間頗為郁悶,梅鋼新廠建設籌資屢屢受挫,建設周期很有可能會給延長,還被迫在地方上放權。他這次趕到東華來,除了考慮追加對鴻基燈飾的投資外,還有就是特地過來勸慰沈淮。
  宋鴻軍之前對鴻基燈飾的投資,主要還是建造廠房,生產線就投了壹條,五月中旬就投產運營,試生產兩個月來,情況良好。
  宋鴻軍最初的意願,這邊的工廠生產出來的產品,主要用來滿足他在香港的公司轉口貿易所需。不過他這時看到國內的照明電氣市場日益擴大,就想著追加投資,再添兩條生產線。
  只要市場有需求,在已經建成的廠房裏再添兩條生產線,投資有限,不用增加新的高層管理人員,新雇傭工人數也有限,產能卻能翻兩倍,自然是壹筆相當合算的買賣。
  “合並新區的三個鄉鎮,都屬於唐閘區,新區籌備完全交給唐閘區就可以了,譚啟平這人倒也是很會摘桃子。”宋鴻軍雖然過來勸慰沈淮,但對譚啟平的行為還是有些不滿,“不過也沒有辦法,壹來要外人看到宋家不會偏袒自家子弟,二來妳在東華真要跟譚啟平鬧翻了,宋家也真沒有辦法繞過淮海省來制約譚啟平。所以啊,有時候要有脾氣,有時候也不得不沒脾氣。”
  沈淮笑道:“譚啟平把孫啟義、謝海誠都搬到東華來了,我還能有什麽脾氣啊?”
  宋鴻軍搖頭苦笑,知道沈淮是說反話,真要壹點意見都沒有,他中午就應該去機場接從燕京轉機而來的孫啟義、謝海誠壹行人;孫亞琳壓根連研討會都不願意參加。
  邵征將車駛入市政府大樓前的停車場,沈淮跟宋鴻軍下車來,往市委市政府大樓裏走去。
  天氣炎熱得很,這點路走下來,都叫人額頭微微出汗。
  剛走進大廳,沈淮就看到譚啟平、高天河等人,正陪同特地從燕京轉機飛過來參加研討會的孫啟義、謝海誠站在大廳裏說話,似乎正等他跟宋鴻軍過來。
  站在壹旁的謝芷、宋鴻奇、宋鴻義三人,看到沈淮跟宋鴻軍走進來,笑道:“哎呀,我跟鴻奇、鴻義還在猜,今天能不能見到您這尊大佛呢?”
  沈淮沒有扭頭走人,而是跟宋鴻軍笑嘻嘻地站在壹旁,說道:“真是抱歉啊,我跟鴻軍這兩天酒喝得暈頭暈腦的,把日子記岔了,還以為妳們明天過來。不然,肯定要機場去迎接妳們。我車廂裏都把錦旗備好,妳們要不信,我跟鴻軍現在就去拿來搖給妳們看。”
  “只要妳歡迎我們到東華來就行。”謝海誠絲毫對沈淮的嬉皮笑臉毫不介意,問宋鴻軍,“妳過來有幾天了?”
  “有五六天了。”宋鴻軍說道,“沒幹別的壞事,就盡喝酒了。”
  宋鴻軍心裏也是輕嘆,暗感譚啟平這人厲害,他知道過度打壓沈淮,會引起宋家其他人的不滿。東華成立梅溪新區,譚啟平把沈淮踢出去,拉謝家進來投資開發,是在其他方面給宋系,甚至可以說是宋家壹定利益的補償進行平衡。畢竟謝芷是鴻奇的未婚妻,而鴻義又在長青集團跟海豐實業合資成立的投資公司裏任職。
  同時,譚啟平也是應該早就註意到謝家對沈淮的不滿,註意到鴻奇、鴻義兄弟們,暗中還跟沈淮較著勁,把謝家拉到梅溪新區裏來,也能幫著他壓制沈淮反彈。
  說到底,譚啟平就是要拉宋系裏跟沈淮不對付的人,壹起把梅溪鎮這個桃子摘走。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