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開局對弈贏了老君

森蘿萬象

修真武俠

春秋時期,周王朝,守藏室。
蘇尋看著手中的竹簡,自語道:“東勝神洲、西牛賀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七十八章 承前啟後,繼往開來

西遊:開局對弈贏了老君 by 森蘿萬象

2022-6-3 22:38

  在蘇尋的眼前,孔子開始羽化。
  而他的壹生,則在陰陽魚的演化之下,壹點壹滴地浮現在蘇尋的眼前。
  蘇尋神色沒有絲毫改變,眼前場景變化,卻唯有心中激蕩。
  十有五而誌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的壹生,坎坷卻又令人向往,精彩卻又令人嘆息。
  他因看到了仁,而向往禮,因成就了禮,而歸於仁。
  在他的壹生中,從未放棄過這個理想、這個信念與這個精神。因此,他擁有了溝通人道的資格。
  哪怕他的禮,是源於天!
  場景點滴經過,蘇尋則仔細地觀看。
  孔子因麒麟而生,前半生,雖然處處碰壁,但大多時候,終歸還是受人禮遇、尊重的。
  但是,在後半生時,便開始急轉。
  從六十歲開始,孔子自嘲為喪家之犬,被人監視、被人嫉恨、被人加害、被人派兵困於荒野、被人閉門拒入。
  晚年之時,孔子更是親眼看到了麒麟被射獵,明白了禮樂將窮。再後來,便是妻子、兒子與得意弟子顏回相繼離自己而去,得意弟子仲由更是被剁成肉醬。
  但是,即使是遭受到了如此多的打擊,明白了如此多的事情,他仍沒有放棄自己的理想,而是在最後的最後,仍選擇將禮歸於仁。
  帶著名為“禮”道果,孔子奔赴向了名為“仁”的星空!
  蘇尋腦海中的聖賢意誌激蕩而出,天地之間,壹道無限大的光芒浮現了出來。
  他似乎聽到了上古時期,許多先賢的聲音。此刻,他們似乎在孔子的奔赴下重新蘇醒了過來!
  壹步,兩步,三步!
  孔子淩空邁出三步,年華也在迅速逝去,三步之後,他已徹底羽化!
  學宮之中,他的三千得意門生,似乎也感受到了這壹點,心中浮現出了壹種不約而同的明悟。
  他們沒有痛哭,因為孔子的意誌讓他們知道,無論是上天受封為神也好,還是就此被稱為聖也罷。
  從今日起,夫子,得道了!
  三千弟子,壹齊拱手,面向天空:“恭送夫子!!”
  孔子的目光,最後壹次看向那三千余得意門生。
  在那三千弟子中,早已身死的顏回、仲由等人,竟也赫然在其中!
  這壹刻,他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下壹瞬,他便與天地合,帶著上天生降的道果與天地靈氣,溶入到了這泱泱華夏之中。
  蘇尋目光凝重,忽然,他揮出手,天地便有大神通浮現。只見壹朵青蓮從他的所在飄然而出,追隨著孔子分化出了無數瓣的蓮葉,向天地之間散落,與此同時……
  “嗚!!”
  天地之中,忽然回蕩響起了如若鯨鳴的聲音,那聲音洪亮,回響三界。隨即眾人皆看到,壹條莫大的紅魚揚天而起,將青空當做是無限巨大的湖泊,在其中暢遊鳴叫。
  那是蘇尋的魚兒!
  伴隨著魚兒的遊蕩,赫然間,壹個聲音在南瞻部州的無數人族心中響起。
  那是孔子的聲音,孔子的聲音帶著天地之禮的蘊意,於人的心底深處回蕩著禮樂的高潔。
  是的,借由太極圖於眾生心中殘存的影像。這壹次,孔子的“禮”回響在眾生的心中!
  這壹刻,禮不再代表天。
  禮,與仁相融,與人相融!
  禮將仁刻印在了天地間,也將人刻印在了天地間。這壹刻人道得以立足,天地再壹次交感!
  人貴知禮,天必佑之!!
  這壹次的天地交感過後,人族,必會更加得天獨厚!
  與此同時,在太極圖的助力之下,孔子的道也在無數大神通者的眼中浮現。
  他們都知道,天地之中,多出了壹條新的道路。
  這條新的道路,是天和人的結合,是禮和仁的結合。乃至君子之路。
  他們轉瞬間皆了解到了孔子的壹生,不禁感慨,孔子舍棄了永恒,但亦得到了永恒啊……
  他以身化道,以身化作了泱泱江湖,敬天敬禮,歸心歸仁,為人指明了壹條道路。
  從此以後,但凡是信奉孔子之道者。只要能夠真的得悟“仁”和“禮”,即使不入輪回,不成神道,也能夠走上人道,通往永恒!
  而且還不僅僅如此。
  因為孔子的指明,讓許多人,看到了人道的分支。
  他的開頭,將會引發無數後世者的效仿,使得人道開辟出無數條更新的道路,讓人道真正的立於三界,立於天地間,乃至於永垂不朽!!
  這世間最難得的,便是開辟者。
  而似孔子這般的開辟者,更是道統的開辟,乃是上上者的開辟。
  稱之為“聖人”,絲毫不為過!
  蘇尋看著天空中的諸般異象,心中復雜無比。
  半晌後,嘆了口氣,將手中的香茶灑在了地上,轉過身去……
  “哞!”
  隨著壹聲牛叫,白牛很快在他的身旁顯現,蘇尋便騎在了白牛的身上,徑自離開了學宮。
  曾經的蘇尋以為人道是壹種堪比天道的偉力,但直到剛剛與孔子論道時,他才驀然醒悟。
  原來,人道其實算不了什麽。
  人道很強大,但也很弱小。
  人道是壹朵火苗,壹朵展現在三界眼中的火苗。或許有朝壹日可以引發壹場燎原大火,但更可能的是還沒有燃燒起來,就已經自滅了。
  幸好的是,自人誕生伊始,便有許多先賢不惜去守護她。不,不僅僅是人族自己,甚至很可能連許許多多的三界大神通者,也是抱有著這個念頭的。
  但是壹方面是守護,壹方面卻又怕人道真的燃燒起來,以至於引發莫大的災害。
  如此的矛盾,對立而又統壹,卻是世界延續的至理。
  不過,無論如何。
  蘇尋知道,自今日起,人道終於擁有了真正屬於自己的力量。
  這力量,正是源於“禮”、源於“天”的力量。存於人道之中,卻又獨立於人道之外,其名為,儒!
  但是,儒,只不過是壹個開始。
  蘇尋知道,很快,天下將會有許許多多的效仿者。
  之前他以為孔子的路前無古人,後未必會有來者。
  但現在則不同。
  他知道,前無古人,但後,壹定會有來者!哪怕真的無人效仿,也會有許許多多地大神通者,願意為孔子而折服,而去做。
  就連蘇尋自己,也不例外!
  這,便是“聖人”。
  ……
  ……
  天庭,靈霄寶殿。
  看到如此的結局,眾神皆默然,不知該如何說好。
  他們都看向玉帝,生怕玉帝會大怒降罪。何況,看到了孔子的所作為,不少仙神也是心向往之,甚至想要出來為孔子說情。
  然而。
  令人意外的是,玉帝的確沒有動怒,他看著天空的異象,眼中只是浮現出了幾分惋惜,隨即吩咐道:“既已接受道果,便成就造化,雖不入仙門,但仍有神位,命太白長庚星宣讀聖旨。”
  眾神壹楞。
  還沒等他們回過神來,遠在南天門外的太白金星卻立刻醒悟,趁著天空中那紅魚不斷散發出的華光,手持聖旨,高聲道:
  “奉高天上聖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之召,子姓孔氏諱丘,心有九竅之才,立禮教於南瞻部州,功德無量,有大造化,封司閽星君,掌靈星門,欽此!”
  聲震三界,眾生皆聞。
  玉帝左側,老君微微點了點頭。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