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從學霸開始

敢為

網遊小說

  表面上,他是最強的學霸,是潮流的引領者,愛好看看書寫寫歌。   深入了解,發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972章 金山銀山就是綠水青山!

從學霸開始 by 敢為

2019-6-24 12:58

  2月中,盛唐翰林院頭腦風暴會議。
  成員名單裏多出了馮嬌,僅僅多此壹人,盛唐戰略部“翰林院”所有人都感覺不壹樣。
  大概就是玩遊戲開黑的時候,明明還沒開始,就感覺這壹波……穩了!
  妳可能小賺,但我永遠不虧!
  唐覺曉已經屬於頂級人才,擅長奇計。
  盛唐拿下各種雲,針對各個用戶群體出謀劃策,成功率是挺高的,但偶爾會出錯。
  馮嬌研究的是經濟學、金融運作,經濟浪潮潮起潮落她知道,哪怕是經濟蕭條的時候,她都能去炸別人,等於巴菲特+索羅斯……實力上肯定不如這兩者,但技能在就行。
  而且實力也取決於很多紙面外的東西。
  馮嬌正式回歸,代表著給盛唐上了雙重保險,這時候唐覺曉就可以放心的決策了。
  陳桐把最近非洲各路豪傑來投的消息說了,全員振奮。
  現在中國經濟看著壹片大好,實際上是因為許多人透支了未來,造成了壹時的虛假繁榮。
  這也是唐覺曉厭惡的西方文明的壹點:提前消費。
  國人自古勤儉持家,提前消費這事第壹撥人是賺的,二、三持平,第四就慘了。官府為得利者,肯定放水護盤。壹旦放水,慢慢的搞不好就有第五。
  現在只能壹邊放水壹邊去杠桿,中途煎熬,非比尋常。
  在這場經濟凜冬之下,所有人都會受到波及,必須拔除身上的吸血管子,再瘋狂的給別人紮吸血管子,才能減少傷害。而馮嬌擅長此道,非洲又是個壹看就特別適合……援助的對象。
  所以戰略部全員振奮。
  陳桐說了陳承斌等許多人來投,葉欣說:“陳承斌這人我認識。”
  “小葉子妳交友挺廣的呀!”劉歡驚訝。
  葉欣說:“不是,是我認識他,他不認識我的那種。他嶽父吳俊華本身就是很有名氣的壹個商人,賺了好大的家業。這會兒非洲並不安全,吳老先生居然派自己寶貝女婿前往非洲。有這種財力地位,還願意冒險遠征,吳俊華、陳承斌真是狠人。”
  沒人回應,葉欣皺眉……自己說錯了什麽?
  馮嬌笑道:“小葉子,妳這就說錯了,不是他們身家如此,還敢冒險遠征,而是他們敢冒險遠征,才有現在的身家!要知道,富貴險中求!冒險精神這是印刻在他們血液裏的!他們有頭腦,肯努力,敢冒險,和平年代他們是豪商,戰爭年代這些人就是猛將!這是天生的豪傑!”
  葉欣神色壹凜。
  劉歡說:“豪商也需要體系,盛唐系是個很強的體系,咱們老大對朋友從不吝嗇!”
  “那……我明白了。”
  陳桐說:“倒是蓋茨被唐總的養雞戰略折服……這比較驚人。”
  此言壹出,現場又是壹陣安靜。
  比爾蓋茨,唐覺曉小時候他就是神話,然後壹直神話,還在神話,接著神話……
  就說壹個20多年的世界首富,幾個人不服呢?
  很多人羨慕蓋茨,學習蓋茨……輟學去了。
  ???
  比爾蓋茨確實輟學,但輟學的學校是哈佛,而且原因是迷上了程序,學校的課程會耽誤他的進度,這才不讀的。
  僅以喜好學習而論,蓋茨在巨頭裏都是在最前邊的。他和他夫人有時候會喜歡上同壹本書,然後為了避免搶著讀,就買2本。甚至蓋茨每年會失聯2周,專門讀書。
  大佬性格是不壹樣的,受基因影響,受環境影響。
  柳船誌、劉薔咚這些生長在中國高壓的經濟環境裏,所以性格銳利,講霸氣、血性。
  喬布斯童年不太美妙,所以偏執。
  而蓋茨卻是完全不同的,因為天生歐皇,基因也是個好脾氣的,所以性格溫和。
  人們分析蓋茨行事,發現基本是因為“興趣”。對學習產生興趣所以是學霸,學校影響了他的興趣了,所以輟學。而他讀書太多,興趣又經常很有用,這就是王者的開局了。
  壹個天生的王者,又順順利利的成了王者,神奇的是蓋茨還謙遜。這是唐覺曉萬分佩服,心中向往的。
  蓋茨佩服唐覺曉的養雞發展非洲策略,想要合夥……本來就是他的東西。
  大夥壹心想對陣西方文明,西方文明卻有大佬合作,甚至合作對盛唐還有好處,所以唐覺曉接受了。
  好半晌,唐覺曉才笑著說:“別忘了,我們還只是追趕者。”
  壹種很奇怪的感覺在眾人心中升起,眼前人明明還是唐覺曉,但感覺……升級了?
  陳桐說:“提起蓋茨,就不得不說開卷有益。我自己看了很多營養、健康、運動的書,照著KEEP練了,之前每天跑步還傷了膝蓋,最近更是練了拳擊……結果我成了強壯的胖子?難道要去練瑜伽嗎?”
  “那妳會成柔軟的胖子。”唐覺曉說。
  這特麽……就蛋疼了……
  陳桐說:“低碳減肥法,吃肉多了又怕痛風,要說現在各國把每日攝入雞蛋限制給取消了,但我也不敢吃多啊,然後又回到了跑步傷膝蓋的死循環,哪怕走路都傷……唐總妳有沒有,飲食健康,營養全面,不傷膝蓋,最好不怎麽費時費事,不但能減脂,還能增肌的方法?”
  現場又安靜了……
  所有人內心的表情包……舉啤酒瓶……我特麽……
  唐覺曉好壹會兒才說:“有。”
  現場又安靜了……
  內心復雜……
  “抽脂?”陳桐小聲比比。
  唐覺曉說:“抽脂抽的是皮下脂肪,內臟脂肪是抽不了的,抽脂後的人更危險,因為壹個健康監測器沒了。”
  “那就是花費大?”陳桐來勁了,他不差錢!
  “可能讓妳省錢。”
  “……省錢?怎麽做?”
  “所以我怕說出來出事,告訴妳的話,很快全天下都知道了,賣減肥藥的、醫院、健身房……搞不好有些人要討厭我。”
  低碳減肥法在美國興起後很多年才傳開,中途得罪了大量利益集團被抹黑,甚至不能說是抹黑,吃肉多高尿酸總沒錯吧?
  也是詹姆斯和壹些影響力大的人,通過各種努力,才慢慢的讓中國人了解1972年出現的低碳減肥法,但依然爭議很大,360周弘毅低碳了,咪蒙低碳了,但丁香醫生反低碳減肥。
  唐覺曉研究了壹系列的減肥法,找出了人們減肥失敗的最關鍵兩點……
  “唐總,妳怎麽能因為怕賣減肥藥的,怕醫院,怕健身房,就把好東西藏起來呢?肯定需要輔助道具的吧,賣減肥藥的、醫院、健身房的,不都可以去賣妳的東西嗎?中國三高有多少,現在都第四高出現了,妳不想幫他們嗎?”陳桐很激動。
  所有人都看著唐覺曉,坐辦公室的都容易胖,哪怕他們不胖,他們保持身材的難度肯定不小,以及,可能有家人胖……
  “人們胖的第壹個原因是,他們減肥方案不可持續,要麽熱量攝入過低,要麽飲食結構不合理,要麽耗時太長,要麽傷身體,要麽貴……總結就是不可持續。”
  “是的。”
  “人們減肥不下去的第二個原因,不會計算熱量。”
  “當然不可能人人像唐總妳這麽能計算……等等,意思是唐總妳幫定量?”
  唐覺曉說:“如果妳不麩質過敏,或者不怕偶爾拉肚子……超市裏、網上賣的那種燕麥片,熱水沖泡就可以吃的,牌子無所謂。妳買瓶小的東鵬特飲,蓋子就是量筒,舀兩勺到壹個大碗裏,最多三五十克,熱量150以內。沖沸水500克成稀粥,涼了之後吃榨菜下粥。身體很好、意誌堅定,早餐燕麥粥,中餐正常吃,晚餐燕麥粥,壹天瘦2兩到半斤,看妳基數。身體壹般、意誌不堅,早餐、中餐正常吃,晚上喝燕麥粥,壹天瘦壹二兩。燕麥飽腹感強,並且能雙向調節激素,是好東西。配合囚徒健身,我輩阿宅整體健康絕對大幅度上漲。”
  唐覺曉壹直想抓住農業,最關鍵的原因是:誰能不吃東西?
  結果發現了最近的問題,大家吃得太飽了……
  對於長期的、有效的、健康的、安全的,從根本上消滅四高,唐覺曉壹直在研究。
  “唐總,妳總是讓人震驚。這套唐氏燕麥減肥法,感激不盡。”長者陳桐被傳授了人生經驗,很是感激……
  唐覺曉笑了:“繼續我們的農業主題……李德。”
  李德笑道:“這壹陣子我們研究‘蚯蚓+’,還真有驚喜!”
  學農的學生畢業就失業,主要還是沒錢,農業是需要砸錢才出效果的。
  正好現在盛唐錢多……
  唐覺曉盯著農業蛋白類項目很久了,賣糧不如賣肉,這誰都知道,但具體怎麽做?
  蚯蚓+真的是神思路,唐覺曉麾下李德蚯蚓團隊,花了好壹段時間研究,又去找茜藏壹些農業高手、南粵本地壹些農業高手交流,得到了壹個初步思路。但哪怕是初步思路,都是神思路。
  首先蚯蚓是肉,也就是蛋白質,壹些蚯蚓很好養,不挑食,給翔吃翔,給油吃油,不管什麽農業垃圾、餐飲垃圾,給它們吃就行。壹畝蚯蚓,每天可以吃1噸腐殖質。
  每20噸餐廚垃圾,大概可以變成1噸蚯蚓活體和3噸蚯蚓糞。
  1噸蚯蚓活體大概賣1萬,而1噸有魚肉蛋白的魚粉9千,粉是幹品,總蛋白量魚粉多,但蚯蚓蛋白吸收率高壹倍,這又難分上下。
  但長遠的看又立刻不同了。
  魚粉怎麽來的?船壹出海,那就自然而然有風險了!
  吃喝變成拉撒,這過程有損耗,拉撒直接拿去種地,效率肯定是不高的,但充分發酵後,加入蚯蚓這壹環節,效率直接爆表。
  再算上國人浪費的那夠兩億人吃的餐廚垃圾,光是增加了“蚯蚓肉”,得提升整體農業效率兩三成吧?
  如果行業成熟了,翻幾倍都是有可能的,因為蚯蚓不怎麽需要光照。室內種豆子要光,養蚯蚓不用,並且生產環節更短。
  更神奇的還是蚯蚓翔,它無臭、無味、顆粒狀、滲透性良好,礦物含量豐富,還能解毒……誰能想到這可以做飼料?牛糞是蚯蚓飼料,蚯蚓糞是雞飼料有什麽奇怪?
  越聽李德描述,越覺得農科神奇。
  李德說:“光是把牛糞變成蚯蚓糞,價值就提升幾十倍,更不用說收獲了蛋白質。直接把蚯蚓糞拿去賣,這就虧了。蚯蚓糞是孔狀團粒結構的,它營養豐富,有很強的吸附性。把它往果園裏撒,果子變得更好。往螃蟹池裏撒,螃蟹更好看也更健康,壹斤搞不好能多賣幾塊錢。”
  唐覺曉說:“這玩意兒能凈化水質,那我就能說服官府大量和我購買,從而推動產業鏈發展。金山銀山,就是綠水青山!”
  李德很認真的說:“是的,金山銀山,就是綠水青山!”
  ……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