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的黑科技系統

單身老憨

網遊小說

壹覺醒來,世界大變。熟悉的高中傳授的是魔法,告訴大家要成為壹名出色的魔法師。居住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497章 STAR裝置!(3/3)

學霸的黑科技系統 by 單身老憨

2019-1-21 10:32

  學霸的黑科技系統正文卷第497章STAR裝置!時間壹天天過去,很快到了四月份。
  比原定計劃還要快上壹些,在核工業建設集團用五倍,甚至是十倍的人力去填的情況下,STAR仿星器研究所的施工項目,終於正式竣工。
  當戴團長拿著剪彩的剪刀,將它交到陸舟手中的時候,鄭重地擡起右手,對他行了個軍禮。
  雖然陸舟不是軍人,也不清楚這個軍禮意味著什麽,但通過戴團長的眼神,他能很明顯的感受到,那份寄予在視線之中的期望。
  而與此同時,被拆卸裝箱的EGA仿星器,也隨著歸國代表團的腳步,從海州的港口入港。
  5億歐元,換算成RMB將近有40億了。
  雖然這錢花的不是自己的,但看著這麽多經費花出去,陸舟還是有些肉疼。
  不過他也知道,這筆錢花的絕對物超所值。
  EGA裝置雖然被關停五年多的時間,但在這五年的關停期內,馬普學會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卻沒有放著它在那兒生銹,至少定期的保養以及維護是不少的。
  再壹個,算上研發費用,為了打造這臺設備,德國人花了至少10億歐元的經費。
  這麽想來的話,他也算是撿了個便宜。
  畢竟,SG-1導線的相關技術,再怎麽也值不了10億歐元那麽高的天價。
  在蘇省政府的協調下,EGA仿星器的設備,以最快的速度從海州港口運抵了金陵,送到了紫金山腳下的STAR仿星器研究所。
  站在嵌入山體的實驗室內,看著那那堆價值不菲的設備以及零件,潘院士臉上寫滿了激動。
  不過就在這時候,還在興奮頭上的老人家,忽然又嘆了口氣。
  “可惜是買回來的……”潘院士搖了搖頭,感慨了壹句,“等什麽時候,咱們要是也有那個能力,從頭到尾造壹臺就好了。”
  聽到這句話,陸舟差點沒被自己的口水給嗆到。
  才剛買到手就惦記著仿造了。
  這算是得隴望蜀嗎?
  他不是工程師,不太好從工程上來評估仿星器軌道的工程難度。但哪怕是從外形上看,他都能分辨的出來托卡馬克和仿星器哪個工程難度更大。
  說實話,就算是設計仿星器的美國人,自己也造不出來這玩意兒,最後把造到壹半的C型仿星器扔壹邊不搞了,跟著前蘇聯搗鼓起了托卡馬克。
  所以,造不出來並沒什麽可丟臉的。
  術業有專攻不只是在學術界,在工業界同樣適用。
  輕咳了聲,陸舟說道:“飯得壹口壹口吃,這才剛剛起步,咱們能按部就班地走完每壹步就不錯了。而且我們也不需要把每壹個地方都做到最完美,只需要在關鍵的地方做到無可替代就足夠了。”
  潘院士搖了搖頭:“話是這麽說,但有什麽地方不如人家,我總覺得心裏不踏實。”
  對於潘院士的話,陸舟沈默了壹會兒。
  因為他也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畢竟很多東西不是壹張圖紙就能解決的。
  否則的話,那也算不上什麽問題了。
  站在陸舟的另壹邊,和患得患失的潘院士不同的是,壹臉興奮的盛憲富,這會兒已經在摩拳擦掌了。
  “現在開始組裝嗎?”
  在德國那邊接受了壹個多月的培訓,現在總算是輪到他大展拳腳的時候了。
  看著盛憲富,陸舟點了點頭。
  “嗯,可以開始了。”
  “另外,外場線圈暫時不用裝上去,到時候我們會用新的。”
  ……
  按照原定的計劃,在運抵華國之後,EGA裝置正式更名為STAR裝置。
  隨著人員和設備均已經就位,關於仿星器項目的研究計劃也由此進入了下壹個階段。
  到目前為止,完成可控核聚變示範堆的拼圖,陸舟已經掌握了兩塊。
  其中壹個是作為“眼睛”的He-3原子探針技術,至於另壹個自然便是身為“軀幹”的STAR裝置本身。
  事實上,作為螺旋石7-X裝置的原型,STAR裝置上該有的東西都是有的,只要對其中部分組件進行更新換代,陸舟有信心能夠完成壹次不遜色於螺旋石7-X所取得戰果的點火。
  而要做到這壹點的關鍵,便涉及到了可控核聚變藍圖上的第三塊拼圖——即,作為“雙腿”的超導磁體。
  事實上,這塊拼圖陸舟已經完成了壹半。
  從SG-1導線合成技術完成之後,設計“基於碳基超導材料的超導磁體”項目就已經上馬了。
  也正如陸舟所預料的那樣,SG-1導線良好的熱傳導性能,使得液氦制冷部件的工程體積可以得到極大的縮減。反應在圖紙上的數據是,相比起銅氧化物線圈,至少能夠節省20%的工程面積。
  而20%的工程面積意味著什麽?
  這意味著,他能讓STAR仿星器的約束磁場強度,比起它的前身EGA,翻上壹倍不止!
  另壹邊,在價值超過五億RMB的訂單以及行政命令的雙重刺激下,寶盛集團的工廠不斷地擴大著SG-1導線的產能。
  而生產出來的導線,基本上剛壹出廠,便被送到了STAR仿星器研究所,由那邊的工程師改良成截面直徑差不多有小腿粗細、豎著放差不多有兩人高的集束線圈。
  在這些線圈中,內置有允許液氦通過的導管,用於將內部的SG-1材料維持在超導臨界溫度之下。
  為了使線圈在通電過程中輸出穩定的磁場,在每壹組集束導線的外側,還裝配有壹圈牢固的絕緣體支架。畢竟對於這種精密的儀器而言,導線哪怕晃動個壹毫米,都有可能導致嚴重的實驗事故。
  畢竟在仿星器的內部,模擬的可是恒星的溫度……
  這些天來,陸舟基本上都泡在STAR項目研究所的仿星器實驗室裏,親臨現場地指揮著這項工作。
  經過了連續壹個月的奮戰,在勞動節後的第壹個星期,STAR項目組的工程師,終於完成了最後壹組線圈的組裝。
  站在重獲新生的STAR仿星器前,陸舟擦了壹半汗。
  雖然沒有輪著扳手上陣,但從整個超導磁體設計之初便參與到項目中的他,很清楚走到今天這壹步,其中究竟經歷了多少的艱難。
  不過好在這些工作總算是完成了。
  剩下的。
  便是驗證他的猜測了!
  嘴角勾起了壹絲笑意,陸舟看向了站在他旁邊的盛憲富,點頭下令道。
  “檢查裝置各組件安裝情況。”
  “如果沒有問題,就準備通電!”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